博雅地名网 > 郑庄村

郑庄村

  郑庄村位于武桥镇东南部,东临天井湖,西与104国道相连,南和双忠庙镇白行村接壤。全村现有耕地3374亩,养殖水面1000亩。现有人口1653人,共有5个村民组,村民代表31人。该村设党支部1个,下辖4个党小组,党员44人。郑庄村的农业种植以小麦、水稻、玉米、花生为主导产品,养殖业以生猪养殖、渔业养殖为主。水路交通便利。本村主要以种植业、加工业、商贸流通业和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近几年来,村两委以农业……。
  1953年9月前属于临泉县,后属界首县砖集区,郑庄村下辖四个自然村。1958年属砖集(五星公社),成立郑庄大队。1978年属黄庄公社,辖郑庄、周庄、高庄、朱杨庄四个村。1983年体改,更名为郑庄村委会,属黄庄乡。1992年撤区并乡属砖集镇。1994年魏陈村委会并入,名称仍为郑庄村委会。2007年谢庄村委会并入,为郑庄村民委员会至今。郑庄行政村位于砖集镇的西北部,与河南省沈邱县接壤,是两省三县的交界……。
  1949年3月属迎仙区迎仙乡,1958年3月属迎仙人民公社,1961年9月14日恢复区建制,属迎仙区迎仙人民公社郑庄大队管辖;1983年改乡,属迎仙区迎仙乡郑庄村委会;1992年3月撤区并乡,由迎仙、常湾、杨园3乡合建迎仙镇人民政府,属迎仙镇郑庄村委会;2006年3月村级区划调整,郑庄村委会与西周村委会合并为郑庄村委会至今。郑庄村概况:郑庄村位于迎仙镇西部,距镇政府3公里。辖13个自然村,1150……。
  郑庄村明代成村。因最初有郑氏人家居此,故名郑家庄,省称郑庄。位于房山区南部,东北2公里是崇义,西北1.7公里为曹章,其余方向的地界均与河北省涿州市接壤。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村民均为汉族,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村处平原¬,地势低洼,村址海拔33米。产玉米、小麦,1988年粮食总产80万公斤。有小学1所。1972年麦收时阴雨连绵,麦子大都发芽,损失较大。……。
  郑庄村下辖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2户,人口498人,耕地面积156亩,林地3707亩。郑庄村为华亭镇最小的一个山区村庄,自古受华亭镇管辖,期间于中晚唐时期曾属维新里乡管辖。该村可以说四面环山,以靠山吃山的生活方式度过了全部的封建社会,直到民主革命时期。建国后该村政治文化才真正纳入社会。文化生活、科技含量、医疗卫生等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是开辟山庄旅游的最佳景点。……。
  郑庄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193户、776人,其中男412人、女364人,劳动力总数437人,已向非农产业转移168人。境内共有4个自然村。全村土地总面积4650亩,其中耕地885亩,林地2715亩。随着撤点并校,大部分人已迁往集镇所在的洋面村居住,据统计,共有124户迁出,在郑庄居住的大多为老人。郑庄村由于地处西城镇西南,距镇政府13公里,相对而言比较偏僻,制约经济发展。2008年,完成工农业总产……。
  因郑姓村民居多1961年4月由城北大队变为郑庄大队,故而得名。1961年体制下放后由城北大队定为郑庄大队。1983年设立郑庄村村民委员会后,该村命名为郑庄村至今。郑庄村……。
  郑庄村是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栗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205101214。
  因村民多姓郑,故取村名郑家庄,后简称郑庄。建国初期沿袭村公所建制,属魏家庄乡管辖;1957年7月乡镇合并后,属阳城乡管辖;1958年8月建公社后,村公所改称生产大队,属李庄公社管辖;1961年5月公社调整后,属大魏庄公社管辖;1984年5月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后,改称郑庄村民委员会,属大魏庄乡管辖;1996年1月并乡扩镇后,属阳城镇管辖。郑庄村……。
  郑庄村位于大寺上镇南部,全村共有145户,599口人,耕地845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及棉花,全村党员共有17名,其中女党员2名,35岁以下党员1名,支部班子由4人组成,村委班子由3人组成。 ……。
  郑庄村位于东光县城北3公里,104国道东侧,总人口878人,党员34人,两委成员5人,耕地1395亩,80%已流转,以种植果树、杨树和小麦为主。……。
  郑庄村是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建昌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283103229。
  郑庄村是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石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130303101213。
  郑庄村位于新集镇政府驻地南6.5公里处。东隔蛇刘公路 与吴家坨村为邻,南与槐冯庄村接壤,西至滦河大坝,北与槐李庄隔蛇刘公路相望。明朝前期,山西郑姓移民到此落户建村,以姓氏得名郑庄。……。
  河北卢龙经济开发区郑庄村,位于县城东部,与县城毗邻。全村共214户,总人口679人,耕地1287.18亩,该村以发展蔬菜种植业为主导产业,设施蔬菜面积达900余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70%。该村两委班子团结,致力于科学发展与农民增收,通过近几年地不懈努力,村集体积累不断壮大,村民收入进一步增加。 ……。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