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樟边、半山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来,在两村中各取一字,故名为“樟山”。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樟山村村民委员会”。明、清属十六都。民国时期设樟山保属白台乡。1950年属第一区白樟乡。1957年设樟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设樟山大队属红旗公社。1959年属白樟公社。1984年改称樟山村委会属白樟乡人民政府。1993年实行撤乡建镇制后,属白樟镇人民政府至今。樟山村……。 |
樟山村位于临江镇西北侧,与永兴镇交界,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316户,1262人,村两委干部5人,全村党员31人,全村村域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80亩,林地面积8898亩,2011年全村社会总产值6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60元。樟山村两委在认真抓好经济发展同时,始终把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从抓整治、抓改造、抓创新、抓建设,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取得……。 |
因村位于樟山嶂,取名樟山村。明代至清代,属归善县平山司高坑约;民国26年(1937)属惠阳县第四区高坑乡;1949年12月建制名称为九和村,属惠阳县平白区高河乡;1951年归为惠阳县白花区昂湖乡;1958年10月称樟山大队,属惠阳县白花公社;1961年6月属惠阳县平山区白花公社;1963年2月属惠阳县白花公社;1965年7月属惠东县白花公社;1983年称樟山乡,属惠东县白花区;1987年3月改为樟……。 |
樟山村委会 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委会,位于塘缀镇的南面,总人口5892人,1238户,总面积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850亩,其中水田面积2300亩,坡地面积550亩,有林木500亩。下辖6条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外出务工经商600人,人均收入600元,辖区内有张炎将军故居景点,有吴川市属中学一间,有小学三间;北面是梅塘公路,中间有一条南北贯通的村巴快道,交通十分方便。樟山村委会属丘陵山区,农业以种……。 |
“樟山”指樟山自然村,因建村樟树茂密处,故名。1949年前属梅港乡。1950年属赤岭乡。1956年属金埠乡。1958年属上游公社,以驻地得名樟山大队。1959年属金埠公社。1962年属梅港公社。1984年更为樟山村民委员会,属梅港乡。樟山村……。 |
村子后山有几棵古老的樟树,故名。1958年成立樟山大队。1984年,由樟山大队改置为樟山村民委员会,属吉安县樟山乡管辖。1987年5月,樟山乡划归吉安市(县级吉安市)。1996年11月,撤乡建镇改属樟山镇管辖。2000年,原县级吉安市改为吉州区,属吉州区樟山镇管辖。樟山村下辖10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465户,计1850人,村民以种植业为主。樟山村林地面积2629亩,耕地面积1600亩。现两委……。 |
聚落位于一条小溪水之发源处,俗称水源坞,因方言谐音讹传为水牛坞,村以此名,1994年根据村民要求复名水源坞。又因村址位于障山北麓,2013年村规模调整时将村名更名为樟山村。明清时期属怀义乡昭庆里廿四都陶字庄。民国廿九年(1940)属象山乡7、9保,三十六年(1947)属象山乡7、10保,1950年为溪口区大桥头乡1、3村,1956年建幸福、三联高级社,1959年称大桥、古塘生产队,属大桥管理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