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坡村]位于千岭乡南面,南临龙湖北岸尾梢。共12个村民小组,面积2.62平方公里。2003年,全村548户,2207人。村委会驻地新屋组边。属丘陵地区,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335亩,其中水田780亩、旱地555亩。山场800亩,水面2000亩,林业用地152亩。盛产水稻、棉花、油菜等,还产鱼、虾、蟹等水产品。砂坡小学师生近3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村有卫生室、医务……。 |
因张姓在此占产立庄,且历史上有一小土庙,故名张庙。1949年初期名为张庙乡,1955年并入长坝乡,名为张庙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改名城东大队,1965年划分城东大队和张庙大队,1984年5月更名为长坝乡张庙村委会,1995年5月归属福渡镇管辖,2006年4月与城东村委会合并,称为张庙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张庙村地处无城东郊,与沙湾、黄金坝、马城、福渡社区接壤。正在施工的京福高铁横穿我……。 |
张庙村位于临水镇东北,人口3368人,土地4334亩。境内通付周公路,有张庙小学一所。近年来, 张庙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依托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突出特色建基地,引导加工增效益,创优环境促发展,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村按照“典型带路、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结合实际,立足村情,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培育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和手……。 |
因历史上有张庙庙会,故命名为张庙村。解放初,属于插花区正午乡,1950年属于正午区,1956年属于永安区正午公社,1958年属于插花公社,(1958年建张庙大队,1981年改为老张庙大队;1969年建武寨大队,1984年2月成立大胡、武寨村民委员会),1961年属于插花区正午人民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属于正午大公社,1979年属于新华区正午公社,1983年属于正午乡,1984年建老张庙村、大胡村……。 |
张庙村概况张庙村位于土陂乡北部,东与阜南县王店孜乡交界,北与本乡彭店乡相邻,本接李楼村,南接胡老村,全村辖17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人口4060人,耕地面积4737人,有张庙总支一个,下设张庙、王庙2个党支部,共73名党员。 张庙村推行村民自治,真心实意为村民谋利益,始终把村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赢得了村民的信赖,村委会则以村民的信赖为基础,对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各项政令,如计划生育、殡葬改革……。 |
以驻地张庙自然村命名。人民公社时期为张庙大队,1998年更名为张庙村民委员会。张庙村位于省道以北,现有人口4163人,辖12个村民组,耕地9480亩;现有党员工96名,设总支1个,下辖2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一麦一豆。外出务工人员2375人,劳务收入为本村主要收入来源。……。 |
张庙村 位于宋道口镇政府北偏东5公里处。有256户,903口人。主要姓氏有张、赵。 据《滦县志》载,明永乐二年属滦州长港社,先祖张姓由山西山后陆州迁至此地安家落户。来后修建一座小庙。故得名张家庙,简称张庙。 地势平坦。属潮土。有耕地1907.2亩,经济以农业为主。人均收入6917元。……。 |
清末,张氏建庄,庄子靠近一座古庙,故得名张庙。明清属光顺里。1936年属包信区岗李店联保。1941年属龙岗乡。1948年属岗李店区。1949年2月属包信区岗李店乡。1956年属岗李店中心乡。1958年属包信公社。1961年属包信区岗李店公社。1962年属包信公社。1964年8月属岗李店公社。1983年12月改张大庄村民委员会,属岗李店乡。2010年6月20日经息县人民政府《息县人民政府关于县民政局……。 |
张庙村位于裴营乡西北,邓罗路西侧,西与胡丁、东与七潭比邻,北与赵集镇相邻,全村4个自然村,10个生产小组,总人口2214人,总耕地3680亩, 张庙村党支部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乡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运用 “4+2”工作法,认真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有效促进了全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抓”带动,大力发展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村3户下蛋鸡7000多只,经……。 |
清道光年间,张氏在此定居,后于村东建庙,故名张庙。1938年属第二区。1948年属第七区。1958年属太平人民公社,名为张庙生产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属太平乡,名为张庙村民委员会。2011年撤乡设镇,属太平镇,沿用至今。张庙村:位于太平镇东南3公里处。……。 |
张氏聚居形成的的村落,取名张庙。1956年属张庙高级社。1959年设张庙大队,属顺和公社。1962年划归蒋口公社。1984年改置为张庙村民委员会,属蒋口镇,至今。张庙村:位于蒋口镇以北2公里处。……。 |
(一)自然地理位置张庙村位于杨集乡西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南部与西峰村相邻,北部与杨圩村相邻,东部与杨庙村相邻,西部与杨集村相邻。(二)气候环境张庙村村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雨水充足,耕地面积4520亩,主要以种植水稻、紫云英为主,全村人口以务农及务工为主。(三)人口土地情况全村下辖17个村民组,共770户、3392人,有劳动力2011人,外出务工992人,务农1212人。全村……。 |
张姓族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3)自山西洪洞迁自山东阳谷城南张岱庄,后因料理庄园土地迁来此地。为弘扬先祖功德,便修家庙一座,以此命村名张家庙,简称张庙。原属山东省寿张县。1941年属张秋县五区。1947年属寿张县四区。1949年属平原省寿张县四区。1952年属山东省寿张县四区。1958年属寿张县打渔陈公社张庙大队。1963年属寿张县打渔陈区张庙大队。1964年随打渔陈区划归范县,隶属河南省。196……。 |
张庙,古称张巡庙,原名邹塘,位于张庙(今属郸城县双楼乡)。始建于唐安史之乱之后,是我国较早的道观之一,素有“巡庙圣灵感四方”之誉,唐玄宗年间,安史叛军起兵反唐,镇沅今河南鹿邑县令张巡率兵与许远固守睢阳,叛军势重,围城数月不解。睢阳城内粮尽,城外无援,“巡令掘鼠罗雀以食,至杀爱妾以飨士”。城陷,不降,骂贼被杀,其母在邹塘避难,闻讯悲痛而亡,为彰英烈,唐追封张巡为东平王,玄宗亲临真源,邹塘,祭奠张巡母……。 |
明洪武年间,张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因村后有一座天爷庙,故名张庙。1949年属项城县第一区。1958年9月为城关公社张庙生产大队。1965年7月为高寺公社张庙生产大队。1983年12月,为高寺乡张庙村民委员会。2001年高寺撤乡设镇,为高寺镇张庙村民委员会至今。张庙村……。 |
明嘉靖年间,张姓在此建村,旧时村旁有寺庙,故名。1951年属新蔡县十一区(孙召)。1956年属野里乡。1958年成立张庙生产大队,属五星人民公社。1960年属野里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张庙村民委员会,属野里乡。1997年属栎城乡。张庙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