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畈村位于燕子河镇西北部,距镇15公里,村部座落在三叉路市场上口400米处,在2009年有王河村、钟山村、张畈村合并新张畈村,农业人口3510人,非农业户口410人,山场面积65000亩,共50.4平方公里,辖15个居民组,是全镇面积最大,农业人口最多的村。 一、基层组织建设全村正式党员80名,预备党员2名,其中女党员10名,有4名能人大户,5个党员示范基地,所发展特色产业效益高。 二、特色产业……。 |
明末,张姓在此定居建村,因村建在平畈中,故名。1947年属吴城区。1956年属固县中心乡。1958年称张畈大队,属固县公社。1983年撤社设乡称张畈村民委员会,属固县乡。1985年撤乡建镇属固县镇至今。张畈村……。 |
清乾隆三十年(1765),张姓迁此,改今名。1941年属双梅乡第十一保。1948年属双梅区。1951年属五区双椿铺乡。1958年建张畈大队,属铁路公社。1962年属双椿铺公社。1983年改为张畈村民委员会,属双椿铺乡。2005年属双椿铺镇。张畈村……。 |
1949年5月属随县安居区加庙小乡。1956年并大乡时为群利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加庙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命名为群利大队,属高潮人民公社。1959年以序数命名为加庙十大队,属高潮人民公社。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时,以境内自然村更名为张家畈大队,属安居公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命名为群利大队,属高潮人民公社。1959年以序数命名为加庙十一大队,属高潮人民公社。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时……。 |
南宋岳飞部将张宪家族居住当地农田畈边,故名。该地明清时曾属崇居上乡童子里;民国曾属崇刘公河区青石岭联保;1951年属十三区张畈乡;1956年为青石指导区盖天乡金星一社;1959年为青石公社盖天一大队;1961年为青石区盖天公社一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更名为张畈大队,青石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更名为张畈村,属青石区盖天乡;1987年撤区并乡,属青石镇至今。张畈村……。 |
早年有张姓人家从江西瓦西坝迁移来此,买田建房,定居下来,村庄四周的大片田畈都属张家私有,当地称为“张家畈”,村故得名,省为今名。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下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胜利一初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名为胜利一大队;1974年撤区并社,与胜利二大队合并为灯塔大队,属洗马公社;1981年与胜利二大队分开,以驻地张家畈村名定名为张家畈大队;1984年底,恢复区、乡、……。 |
张畈村是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淋山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1121101999。 |
张畈村是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孛畈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982107214。 |
1951年属阳新县第二区;1957年属阳新县太子区和平乡;1958年设人民公社化时期,属金海人民公社,为向前六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太子区向前人民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向前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属太子区,为向前乡张畈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为阳新县太子镇张畈村至今。张畈村……。 |
张畈村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116001218。 |
1949年属随县十八区张畈乡管辖;1950年属洛阳区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时为张畈二大队,属洛阳公社张畈管理区管辖;1961年恢复区制,属洛阳区张畈公社管辖;1975年撤区并社,属洛阳公社管辖;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后更名为张畈大队,属洛阳公社管辖;1984年撤社设区建乡称张畈村,属洛阳区张畈乡管辖;1987年撤区建镇,属洛阳镇张畈办事处管辖;2002年第一次村组合并与三眼桥村合并,命名为张畈……。 |
民国时期为六合乡辖。1949年10月属王店区辖。1952年10月属第四区六合乡辖。1954年8月属雷公区六合乡张畈村辖。1958年9月后人民公社时代属雷公区六合人民公社辖。1987年10月,张畈村村民委员会属双河镇辖。2001年4月并入雷公镇,为雷公镇张畈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张畈村全村303户,总人口1316人,劳动力658人,其中党员30人,流动党员0人,耕地面积1569亩。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
张畈村位于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西方,距离镇中心11公里,靠近新316国道交通公路,全村现有人口212户,996人,下辖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234亩,其中水田面积1896亩,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为主导产业,兼产绿豆、花生等农副产品。张畈村设立党支部一个、村民委员会一个,“两委”班子成员3人,共有39名党员,其中,流动党员8名。……。 |
张畈村位于浮屠镇106国道,沿横公路周边,全村现有人口1835人,下辖7个村民小组,490余户,耕地面积1312亩,其中水田846亩,旱地238亩,山场360亩,水面260亩。张畈村地理位优越,交通非常便利,南距阳新县城16公里,北距浮屠镇1公里,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这几年取得很大变化,水泥路基本实现组组通,新农村建设改变了群众居住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收入,村内800亩胡嵩基地,茶园与……。 |
安福溪边的两条溪坑汇合口,张姓始居,村前是田畈,故名。1951年为福源乡第三行政村,1961年改称张畈大队,1984年5月改张畈行政村,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划归安仁镇。1951年为福源第二行政村,1961年改称黄山下大队,1984年5月改黄山下行政村,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划归安仁镇。1951年为福源乡第二行政村,1961年改称沈山头大队,1984年5月改沈山头行政村,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