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袁桥村

袁桥村

  因此处有地名袁家桥,故名袁桥村。2001年小佛村并入袁桥村,2009年花门村并入袁桥村,于2009年成立袁桥村村民委员会并命名,沿用至今。袁桥村……。
  袁桥村,位于东湾乡中部,现有耕地1200亩,村民1050人,党员37名。村“两委”班子5人,党支部书记郑书坡,村委会主任于克强。该村活动场所建于1992年,占地600平方米,建筑面积 120 平方米,房屋 5 间。全村共有农户330户,村街产业特色为瓜菜种植。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养殖业以猪、羊为主,村民代表18人,监督小组1个3人,理财小组1个3人。……。
  明崇祯十五年(1642)袁姓村民从洪洞县迁居于此并落户建村,村后有一清水河,为了便于通行方便,在河上修建一座桥,故称袁桥。1949年属太康县第一区(城关)。1958年8月成立袁桥生产大队,属独塘公社。1983年11月更名为袁桥村民委员会,属独塘乡至今。袁桥村……。
  明正德九年(1514)袁姓迁此居住,后在铁底河上建成一座木桥,多是袁姓集资,所以人们称之袁桥。1949年属太康县第二区(马头)。1958年8月成立袁桥生产大队,属马头公社。1983年11月更名为袁桥村民委员会,属马头乡。1987年撤乡建镇,属马头镇至今。袁桥村……。
  清同治年间,王氏兄弟三人从汤庄下王搬至汾河上一座圆形桥边建村,以桥取村名圆桥,后演化为元桥。1953年治理汾河时,因村庄妨碍挖河,迁此马庄与李庄中间建村,村名仍用元桥。1918年属商水县南区龙塘河地方。1947年11月属商水县。1955年12月属八区白寺(驻郭洼)龙塘河乡。1956年10月属姚集乡。1958年5月属雾台乡,8月属雾台公社。1961年8月,组建元桥大队,属姚集区。1962年6月属姚集……。
  明初,袁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又因村东建有小桥,定名为袁桥村。明属金店保。清属金店里。1912年,沿清建制,后县设八个区属第二区。1936年前后,县划为三个区署,属第二区。1948年登封县解放后,县划为八个区,属第二区。1958年,为大金店人民公社袁桥大队。1961年恢复区建制,属第二区。1962年撤区恢复公社,为大金店人民公社袁桥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为大金店乡袁桥村民委员会。1994年撤……。
  袁桥村位于秦灶街道东北部,通京大道、江通路贯穿全村,南通铁路穿村而过。全村面积3.5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小组,898户,常住人口2800余人,59名村民代表,暂住人口800多人,可耕种面积1800多亩。村党总支部下设2个支部,44名党员。目前辖区工业园内拥有各类企业50余家,个体工商户10多家,2008年全村实现工业销售4亿余元,村组两级经济总收入近2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近万元。近年来,袁桥村……。
  境内有一座袁姓人家出资修建的桥而得名。1949年为磐石乡14社,土改时为福临乡、文家、观音、太平村,合作化时为观音11、12社,1958年公社化为磐石乡3大队,1984年撤社复乡为袁桥村,1沿用至今。袁桥村……。
  袁桥村位于肖溪镇西南方向,距肖溪镇政府驻地约3.7公里,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1亩,辖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60户、966人,中共党员27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220人,低保户44户、53人,五保户7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袁桥村利用区级专项资金扶贫100万发展特色李子树产业及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民生工程。硬化公路2公里,房屋改造23户(其中C级17户,D级6户),四改三……。
更多资料
闁哄啫鎳忛悥鍫曞箹濠婂懎鍋�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