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楼村简介 袁楼村位于义门镇东部,人口3016人,耕地2732亩。农、林产品丰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缓慢。袁楼党支部共有党员30名,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袁楼村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促进民族团结、改善基础设施和谋划共同进步等方面鼓足了劲。……。 |
明末,伍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建有简易楼房,名伍楼。明中期,伍姓外迁,袁姓从袁埠口迁入,改今名。明属守信里。清属守信保。1921年属忠诚乡。1932年属忠诚联保。1945年属寒冻乡。1951年属赵庄乡。1956年属杨庄中心乡。1958年属寒冻人民公社第一营。1983年属寒冻乡。1988年属寒冻镇。1989年从台子寺村民委员会析出设袁楼村民委员会,属寒冻镇。袁楼村……。 |
明永乐四年(1406)袁氏自江南迁此建村,始名袁家庄。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江南兴华县知县袁推夫建楼,改名为袁楼。明清时期属西曲睢乡。1913年属勒马乡。1928年属第八区袁楼保。1939年属第八区马庄保。1946年属勒马乡袁楼保。1949年属勒马区袁楼乡。1956年置袁楼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勒马乡。1958年改为袁楼生产大队,属勒马人民公社。1962年属勒马区马庄人民公社。1965年复属勒……。 |
清道光年间,袁氏先祖自丰县西袁老家迁此定居,后建楼,名袁楼。咸丰年间筑寨,称袁楼寨,后寨废,易原名。1953年10月由砀山县划归夏邑县,属第六区。1955年属杨集中心乡,名为袁楼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灯塔人民公社,名为袁楼生产大队。1965年属王集人民公社。1975年属灯塔人民公社。1984年属杨集乡,名为袁楼村民委员会。1986年属杨集镇,沿用至今。袁楼村:位于杨集镇以南4公里处。……。 |
清康熙年间,袁姓盖座楼房,故名袁楼。1949年后属二区。1951年属三区。1955年属阳驿乡。1958年9月属阳驿人民公社袁庄生产大队。1959年为阳驿人民公社袁楼生产大队。1960年5月睢宁合并,属睢县阳驿人民公社袁楼生产大队。1961年7月恢复宁陵县,为宁陵县阳驿人民公社袁楼生产大队。1983年12月为阳驿乡袁楼村民委员会至今。袁楼村:位于玉皇庙村西侧。……。 |
明万历年间,袁尚德由孙聚寨社袁店择地迁此筑楼,故名袁楼。1949年属一区。1955年属长岗乡。1958年为孙聚寨人民公社袁楼生产大队。1961年为河集区袁楼生产大队。1965年为孙聚寨人民公社袁楼生产大队。1974年为潮庄人民公社袁楼生产大队。1984年为潮庄乡袁楼村民委员会。1986年1为潮庄镇袁楼村民委员会。袁楼村:位于中岗村东侧。……。 |
袁楼村是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岗李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10173204224。 |
明洪武年间,袁氏先人奉旨由阳谷城南袁楼迁至山东东平府寿张西南二十里许于洼定居,因袁姓人多,故以原籍村名袁楼称之。原属山东省寿张县二区。1949年属平原省。1952年随县区回归山东省。1958年为寿张县侯庙公社袁楼大队。1963年为寿张县侯庙区袁楼大队。1964年随侯庙区划归范县,隶属河南省。1968年为范县侯庙公社袁楼大队。1974年为范县台前办事处侯庙公社袁楼大队。1978年为台前县侯庙公社袁楼……。 |
明嘉靖年间,袁氏从山东鄄城县迁居马家村。明末,袁氏富而建楼,改名袁家楼。后简称袁楼。1949年,为濮阳县七区袁楼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梁庄乡袁楼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改为大队,为梁庄人民公社袁楼大队。1984年成立濮阳市郊区,为濮阳市郊区梁庄公社袁楼大队。同年撤社建乡,为濮阳市郊区梁庄乡袁楼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销濮阳市郊区,恢复濮阳县,为濮阳县梁庄乡袁楼村民委员会。2017年……。 |
清代地名,源潭镇志,明末有袁氏姓迁居此地并建有楼房取名袁楼村。清属唐县青泥保(马湾旧址)。1914年属沘源县。1923年属唐河县源潭区。1931年属源潭区袁楼乡。1947年属桐柏区唐河(北)县源潭区袁楼乡。1950年属唐河县第四区袁楼乡。1953年改为属唐河县源郊区袁楼乡。1956年属果缘寺中心乡太阳高级社。1958年建袁楼大队,属唐河县源潭人民公社。1961年属唐河县源潭区齐庄公社。1968年属……。 |
宋代末年,袁姓在此居住,后来有富翁盖起了楼房,村民呼此村为袁楼。1948年属夏亭县齐老家区。1949年属淮阳县第二区(柳林)。1958年设袁楼大队,属齐老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袁楼村民委员会,属齐老乡。2019年属淮阳区齐老乡。袁楼村……。 |
清代,袁氏迁此建村,因在前后盖有两座楼房,故而得名前袁楼、后袁楼。1949年属项城县第一区。1958年9月为城关公社余营生产大队。1965年7月为高寺公社余营生产大队。1981年11月,为高寺公社袁楼生产大队。1983年12月,为高寺乡袁楼村民委员会。2001年高寺撤乡设镇,为高寺镇袁楼村民委员会至今。袁楼村……。 |
袁姓明洪武年间移民于此,村建于南北大路口,故得名袁路口。明中期袁姓兴旺,村中建有大片楼房,改称袁楼。清代属扶沟县中寺岗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南区(练寺)。1949年属扶沟县六区(李集)。1951年属扶沟县八区(柴岗)。1958年设袁楼大队,属韭园公社。1965年属柴岗公社。1983年改为袁楼村民委员会,属柴岗乡。袁楼村……。 |
由于清末社会治安混乱、匪患较多,为避乱防抢,清朝时期,族人捐款捐粮挖圩河、建圩墙、筑炮楼,留有四座圩门故称袁楼,该村以此取名。1958年属五星大队,1962年分为袁楼大队,1983年属岚山乡为袁楼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属岚山镇为袁楼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袁楼村:位于岚山镇东南6公里处。……。 |
袁楼村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博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523104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