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寨镇油坊村位于朱寨镇西部,西与颖州区袁集镇为邻,是原老朱寨区所在地,辖区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5公顷,含16个自然村,1145户,人口6000人。村里主要经济来源靠农民外出务工和农作物种养殖收入为主。其中油坊村的规模养殖业已小具规模,在“双培双带”工程的引导下,油坊村的养鸡、养猪产业在周围已远近闻名,规模养殖户不少于10户,并在继续带动根多的群众加入到规模养殖队伍中。油坊村养殖业的兴起……。 |
18、重庆市大足区铁山镇油坊村 因境内以前有一唐姓人家在坝上开过榨油坊,故名。1961年设立四方生产大队,1980年更名为油坊生产大队,1984年更为油坊村,2003年6月迈进村并入后仍为油坊村。油坊村……。 |
油坊村是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802104202。 |
1983年设油坊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油坊村……。 |
油坊村是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大寨回族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802209219。 |
因该村建有榨高山油茶的油坊,故名。1949年称梅县瑶上油坊乡,1958年称梅县瑶上公社油坊大队,1986年属于梅县市油坊管理区,1999年称油坊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南口镇。油坊村……。 |
油坊村位于庆云镇北7.5公里处。明永乐二年(1404年),杨氏由河间卧佛堂镇迁此立庄,因开油坊,故以此冠姓取村名为杨油坊,后简称油坊。……。 |
油房村,位于胜营镇南部,邯大路穿境而过。户籍人口1030人,常住人口930人,土地面积980亩。以种植鸭梨、水蜜桃为主,盛产富士苹果、水蜜桃。现有党员46名,村支部、村委会“两委”班子6人。 ……。 |
油坊村位于献县县城东南角,中华大街路南、长安大道两侧,由油坊新村和凤鸣园回迁楼两部分组成,其中新村占地面积约30亩。油坊村现有163户,户籍人口671人,常住人口620人,村民以打工、经商为主。现有党员26人,村两委成员5人。……。 |
油坊村位于北塘疃镇东南方向,距离北塘疃镇政府7.6公里,村庄面积450亩,耕地3400亩,共有457户1480人,以种植葡萄、桃树等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 |
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因村中多以磨油为生,取村名油坊。油坊村……。 |
明朝时,北王庄王充德在此开设油坊打油为生,后来,李氏迁此定居,发展成村,油坊遂成村名。油坊村位于油坊镇东。村委会駐油坊村老街里路65号东临京杭大运河西临柳庄;南新街村北临北王庄。全村480户2235人党员55名;两委班子4人农业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以羊绒加工为主。……。 |
此处原处原是东刘庄的一个油坊,后有人定居,发展成村,故称油坊村。油坊村……。 |
油坊村位于县城东北部13公里处,村部地址坐落在5组任家大院处,全村共有2130口人,687户。管辖13自然营子,11个居民组,村内产业主要以种植马铃薯为主,优化种植改型冷棚,扩大土地流转,利用各种渠道,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争取国家项目扶持,早日脱贫。……。 |
油坊村概况 油坊村位于双龙河南岸,临鹤大公路201国道102公里处,有两个自然屯,共有306户,1364人,土地面积9836.51亩,这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村通有水泥路。村民有优良的传统美德和较高的素质修养,邻里关系和睦,治安状况良好,形成了和谐美好的村风、民风。现有领导班子5人组成,政务公开一年四次。坚持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为发扬“党风正、政风勤、民风纯”的传统,坚持持大事让村民作主,重大……。 |
因该地方过去以榨油者居多而得名。1954年成立油坊高级社。1958年成立油坊大队,属城关公社。1959年县城迁至长华,原县城改称老城,属老城公社。1984年改为油坊村民委员会,属老城乡。1994年属会盟镇。油坊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