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衙前村

衙前村

  因民国时,紫金县县长曾在该地办公小段时间,后称衙前乡,意为衙门前之意,故名。1958年属庙前公社衙前大队,1961年属庙前公社衙前大队,1963年属附城公社衙前大队,1983年属附城区衙前乡,1987年属附城乡衙前村委会,1989年改为衙前管理区,1999年属附城镇衙前村委会,2009年7月属紫城镇,沿用至今。衙前村……。
  相传古时该村位于县衙门前面,故名。公元1797至1827年间胡姓自秋长镇秋溪村迁此立村,1969年与大冲合并为大冲大队,1981年改为大冲管理区,1989年与大冲分开后设为衙前管理区,1998年改为衙前村委会,地名沿用至今。衙前村……。
  原为宋义宁县治故地,民居建在原县衙前面,故名。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梁姓先祖从会城来此立村。清道光县志记衙前为梁姓。民国时期至1957年属第六区小冈乡(1955年属罗坑区)。1958年并入梅江管理区。1961年称衙前大队,属小冈人民公社。1984年称衙前乡。1986年称衙前村委会。1988年称衙前管理区。1999年称衙前村委会。2002年1月属双水镇,仍称衙前村委会,沿用至今。衙前村……。
  在旧社会因位于县衙之前,且东、西衙前相对,故名。1926年属履中里。1936年划归双槐树乡。1942年归横涧镇。1949年归六区。1954年属“中阿友好农庄”。1958年建衙前大队属“中阿友好人民公社”。1975年析出归营子公社。1982年并属横涧公社。1984年改横涧公社为横涧乡,大队改称衙前村民委员会,属横涧乡至今。衙前村……。
  据传苏家村兄弟俩由进贤县城门的苏家阁迁来此定居,村名为衙前苏家,后取前两字建乡,故名衙前乡。1958年公社化后成立衙前大队,隶属于下埠集公社。1960年划入梅岭垦殖场,1961年12月转为衙前垦殖场,由县商业局管辖,1964年分为衙前、口上、老杨三个大队,1965年口上大队并入衙前大队,1968年随衙前垦殖场转为衙前人民公社而成立衙前大队,1984年撤大队,设行政村改为衙前村民委员会,隶属衙前乡。……。
  衙前村是衙前镇的中心村,东邻双桥、万安,南接上芫,西靠塅尾,北连士高,明洪武元年因“秀洲巡检司迁徙于此”,圩镇地处司署衙门前而得名。于新公路和衙双公路在这里汇聚,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19平方公里,辖30个村民小组,783户,3768人。村党总支下设林业产业、农业产业支部和综治维稳支部,现有党员66人。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灵动蜿蜒的蜀水江两岸群山叠翠、绿荫如盖,烟波荡漾、风光旖旎。衙前共……。
  衙前村是山东省烟台市黄渤海新区(经开区)潮水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614103230。
  衙前村是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124102202。
  衙前村是衙前镇区划调整后新的经济文化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非常方便。2005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由原里东徐、新发王、韩戴、田里胡四个自然村合并,新组建的衙前村有村民小组24个,农户801户,总人口3095人,耕地53公顷。201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5896万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到1000万,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29913元。……。
  衙前村东为永兴街道永民村,南与该街道永乐村为界,西邻城北村,北连镇南、沧河村。1986年9月,瓯海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根据地村。村委会驻永强大道2689号。据英桥《王氏宗谱》记载,九世祖王良心,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自永嘉场盐课司(场署今永兴下垟街)迁此,子孙繁衍成村,遂以此命名。衙前村党的历史悠久。1948年10月,建立党组织。1949年5月,成立农会组织。1950年,……。
  辖区内有衙前集镇,村以集镇名命名。2017年4月,建中村更名为衙前村。衙前村……。
  衙前村地处小港街道的西部(方位),村庄位于小港街道西区1.5公里,村域面积3.2平方公里,由衙西衙东朱家河头康乐桥盐司后五个自然庄组成,总户数1171户,常住人口2739人,外来人口7660人。现有党员72名,村民代表69名,村民小组16个,2009年全村经济收入28440万元,人均收入1.2861万元,村年可用资金202万元,本村的特色农产品有柑桔,村里主要企业有拉丝、体育用品、电机轴、翻砂、卫……。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