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过去庄上有坐烧砖的土窑而得名。1958年设立窑庄大队。1983年更名为窑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窑庄村:位于扎埠村东北1公里处。……。 |
因修建寺院,需要大量蓝砖,在此地修窑出砖,改名为窑庄村。1983年政社分设称林川乡窑庄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窑庄村……。 |
先民最初居住窑洞,故名。1979年称窑庄大队,1984年5月政社分设改名窑庄村村民委员会,自命名起沿用至今。窑庄村……。 |
最早居民居住在窑洞中,故得名。解放后叫第八区引胜乡三行政村,合作化时为窑庄农业社;公社化时为窑庄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窑庄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窑庄村……。 |
早期居民有人住窑洞,故名。合作社时期叫窑庄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叫窑庄生产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窑庄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窑庄村……。 |
因旧时有旧砖窑一口,故名。1949年建政时为窑庄行政村,1958年后为窑庄生产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称窑庄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窑庄村……。 |
因村处后子沟拦腰中间,原名“腰庄”,解放后,在此烧过窑,便用“窑”代替“腰”,故得名。1949年解放后为大通六区新城乡窑庄行政村;1956年撤区并乡时,划归西宁市;1962年调整核算单位时,划归大通新城人民公社,称为新城公社窑庄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后,为新城乡,称为新城乡窑庄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乡并镇时,并入桥头镇,称为桥头镇窑庄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窑庄村……。 |
窑庄村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米峪镇乡政府驻地以东6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112°,北纬38°,年均海拔600米,四周环山,年平均气温13.5℃,年平均降雨量447.8毫米。全村共有68户,349人。耕地总面积是1835亩。……。 |
2020年4月7日,经杏花岭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小返乡窑头村与庄子上村合并成立窑庄村,设立窑庄村民委员会;2021年撤乡设镇,属中涧河镇,名称沿用至今。窑头村位于小返乡政府东部,地处山区,全村有280户,总人口1000人,总占地面积6229.3亩(其中耕地面积3101.6亩、退耕还林面积519.03亩),保洁面积1.8万平方米,保洁人员6人,清运人员1人,清运车辆1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