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尧村、南岩村、尧阳村、尧山村,解放前叫尧阳乡,解放后为尧阳大队,60年代初拆出,我村地处南山尖山峰脚下,故称尧山村。明、清时期属积德乡崇信里,民国三十五年属西洋乡尧阳保,1952年属第七区尧阳乡,1958年属西坪公社尧阳大队,1961年从尧阳大队拆出成立尧山大队,1984年改为西坪乡尧山村委会。尧山村共有人口2445人,面积4.5平方公里。……。 |
尧山村与三和村和湘洋村毗邻,是革命基点村、集镇所在地、乡政府所在地,村平均海拔356m,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1674毫米,无霜期280天。村距县城60公里,离乡政府300米。全村辖郑屋坝、松山下、牛皮坪三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013年年底总户数为236户,1046人。全村共有山地面积11000亩,耕地578亩,山林8400亩。全村主要以水稻、烟叶作为经济作物,其中水稻420亩,烟叶种植……。 |
尧山村是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坡结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222207208。 |
因委员会坐落在尧山脚下取名。1979年5月,由三红大队(今白竹干村)分出莫家村与社塘村,新建立一个大队,名尧山大队,大队设革命委员会。1984年,改尧山村民委员会。1987年为村公所。1995年复名尧山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尧山村……。 |
曾因二郎爷庙坐落于此,故称二郎庙。2000年,二郎庙乡撤乡建镇更名为尧山镇,村随之更名为尧山村。《左传》称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又使求之,惧而迁於鲁县”,被称为“御龙氏”,他在尧山设立纪念先祖尧帝的祠庙,后更名为尧山至今。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盈里。1943年属鲁山县鲁西乡及伊鲁嵩县二区。1949年属鲁山县二郎庙乡。1……。 |
尧山是指村民委员会辖区内的尧山。因民委员会驻地背靠尧山,故名“尧山村民委员会”。1949年前属七区含义乡,1949年后属七区尧山乡,1955年至1956年以村成立初级社,1957年属尧丰高级社,1958年至1960年属双港公社尧丰大队,1961年至1967年为尧山大队,1968年至1971年同花园、香炉、尧丰牌等大队合为跃进大队,1972年恢复尧山大队原称,1984年属双港乡称尧山村民委员会,19……。 |
1931年属青桐区潘田、尧山二乡。1933年属尧山区。1949年前夕属甘竹乡潘田保。1949年后初属芰田乡。1950年属潘田乡均属城关区。1956年并入古竹镇,直属于县。1958年成立尧山大队,属翠雷山垦殖场。1961年属尧山公社。1966年属翠雷山垦殖场。1969年属古竹公社。1970年属翠雷山垦殖场。1972年属翠雷山垦殖场。1984年撤社设乡,设立苦竹镇,同年6月尧山大队改为尧山村民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三桥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城源乡。合作化时期,有饶山、周家、园门口三个初级社,1957年转为光明高级社,1958年为高坪公社光明大队,1959年成立饶山大队。1968年并入城头大队,1972年复立饶山大队。1984年8月更名尧山村民委员会。尧山村……。 |
尧山村是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山旺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724112305。 |
尧山村是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高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831110227。 |
1958年,以境内有尧山主峰命名——尧山村,得名尧山大队;1984年,更名为尧山村村民委员会。尧山村……。 |
尧山村是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蓝关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10122001231。 |
尧山村地处沁县西南部,西倚太岳,东连九连山,地势平坦,农业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是宜农、林、牧、工的综合发展地区,全村407户,1356人,耕地面积3100亩,党员49名,县重点项目华安工业园区坐落于此,多年来尧山村党支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受到了县委、市委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先后被评委“园林示范村”“平安示范村”“红旗党支部”“创先争优十佳先进党支部”等光荣称号。……。 |
尧山地处半山区,位于市区东南40公里处,紧靠五台山。地理坐标:北纬38°39′,东经113°04′。因基村庄坐落于尧岩石下,故名。全村51户,171人,518亩农业用地,以农业及梨果生产为主。……。 |
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尧山村地处莪山畲族乡人民政府西侧1.5公里,区域面积1.62平方公里。属丘陵半山区,新建徐七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360户农户,全村在册总人口1070人。共有耕地面积907亩,山林面积318亩。尧山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097万元,人均收入14957元。尧山村党总支部下设四个小支部,共有党员37名。尧山村大力发展新农村绿色生态建设,以人为本,大力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