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杨堂村位于冉庙乡西南部,东临牛奶厂,南靠茨淮新河,西临颍泉区伍明镇梁营行政村,北靠向阳河,横穿村中心的东西向宽4.5米长5.1公里的水泥路。全村共1186户,总人口4432人,总面积12平方公里,地亩3813.5亩。 一个党总支,委员共五人,行政村村民委员会五人,100名党员,39个村民组,18个自然庄。 村集体收入128800元,农民人均收入2850元,外出务工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 |
杨姓自明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因此地有一座庙堂,而取村名为杨堂。1949年属平原省范县二区。1952年撤销平原省,属山东省范县二区。1956年属山东省范县张庄区。1958年并入张庄公社陈楼大队。1964年范县由山东省划归河南省,属河南省范县张庄区。1968年区改公社,属张庄公社陈楼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改名为东陈楼大队。1983年公社建制撤销,属张庄乡。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 |
杨堂村始建于1958年,原称为杨堂大队,1984年以来改称为杨堂村。该村位于卧龙区北部,中型水库彭李坑水库的上游,西接镇平县,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1880亩,辖16个村民小组,1570人。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200元。 杨堂村地处浅山丘陵区,北高南低,峰峦起伏,西部有海拔418米的棒山,北面有玉皇顶孤峰,西潦河贯穿该村南北,境内山清水秀,植被较好,松林茂密,盛产栎木和山黄草,是香菇和黑木耳原……。 |
杨堂村:位于冯桥镇以西2公里处。……。 |
杨堂村:位于老王集乡西北2公里处。……。 |
清道光年间,杨氏为避水患,自河北岸老杨庄(今属程庄乡)迁来,定居于奶奶庙东侧,名杨堂。原属睢州。1912年属睢县。1928年划归民权县,属城关区。1948年属人和区。1955年归野岗乡。1956年属野岗乡杨堂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野岗乡人民公社杨堂生产大队。1983年设杨堂村民委员会,属野岗乡。2016年属野岗镇,仍名。杨堂村:位于野岗镇西北4公里处。……。 |
相传明朝燕王征北,路径此地,有一杨姓部下身患重病,留此疗养,康复后居此,渐成村庄名杨庄。后修一庙堂,易名杨堂。原属考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属睢州。1912年属睢县。1928年归民权县,属林七区。1948年归孙六区。1956年属孙六区,称杨堂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林七人民公社,称杨堂生产大队。1983年属林七乡,称杨堂村民委员会至今。杨堂村:位于林七乡以北2公里处。……。 |
传清代因有小庙“白颐堂”且杨姓居多,得名杨堂。1961年成立杨堂大队,属谢旗营人民公社。1983年改杨堂村民委员会,属谢旗营乡。1996年属谢旗营镇。杨堂村……。 |
杨堂村是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003106220。 |
以前有一个杨姓的堂客,故名。1956年属任集乡。1959年为任集人民公社杨堂大队。1983年为杨堂村民委员会,属任集乡至今。杨堂村……。 |
清初,杨氏从老楼(三店镇)迁此开荒种地,来时东有小杨庄,西有大杨庄,此处有座庙堂,故名。1949年属项城县第八区。1958年9月为韩李寨公社杨堂生产大队。1983年12月为李寨乡杨堂村民委员会。1996年11月李寨撤乡设镇,为李寨镇杨堂村民委员会至今。杨堂村……。 |
杨姓始居此地,明末又有杨姓迁入村落较大,故名大杨庄。大杨庄东有一庙堂,故名。清属敦崇图敦厚里。1931年属大袁联保。1942年属蔡沟镇。1949年属蔡沟区。1951年属高岳区。1956年属崇礼中心乡。1958年设立大杨生产大队,属高岳人民公社。1962年划属崇礼人民公社。1981年改称杨堂生产大队。1983年底改称杨堂村民委员会,属崇礼乡。杨堂村……。 |
传清乾隆年间,杨姓迁此定居,后建一座祠堂,故名。1954年6月成立兰考县,属北关区。1955年11月属南丈乡。1958年8月成立杨堂生产大队,属南彰公社。1961年7月属南彰区。1962年9月属南彰公社。1984年1月改杨堂村民委员会,属许河乡。1996年属许河乡至今。杨堂村……。 |
杨堂村是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陈坡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725209207。 |
杨堂村是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朱洪庙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721124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