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最初由徐姓开始定居,故名。1983年设立徐家山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徐家山村……。 |
徐家山行政村,独一村,为革命老区行政建制村。原为徐氏始居,故名。开基于北宋年间,至今已历900多年。1956年属李墩区,1959年属七步公社柿洋分出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地处镇区西南4公里处,距县城约14公里,青岭山西南麓。属丘陵地貌,海拔930米。全村房屋70多幢,其中新建水泥楼房11幢。分6个村民小组,122户,467人,常住122人。大学文化16人。耕地面积536亩;林地1964多……。 |
徐家山原为少数民族为聚居地,自徐家先辈迁居至此居住,约有300多年历史。现居民有徐、马、叶大三姓氏,分别占全村总户数的48.5%、47%、4.5%。据《徐氏家谱》记载:“粤稽始祖因秦州大槐下诸市巷花街里徐氏也”,“始祖肇基晋豫。徙趾阶文,卜居文邑徐家山”。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石坊区石鸡坝乡辖。1953年6月全县调整为9区70乡,属中寨区大佛乡辖。1956年大佛乡并……。 |
徐家山村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玉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502100203。 |
徐家山村位于刘田各庄镇政府北2公里,东与前双庙、后双庙相邻,南与南石桥相连,北靠雹神庙与金黑石接壤,西与贾时各庄地连边。明永乐八年(1500年间)徐氏一家迁此定居,此地靠西北坡地有一座三、四层小楼高的一个小山落名徐家山。村东西长约320米,南北约450米,呈不规则的长方形的一个小山村。1947年土地改革,全村共有土地60公顷,全村总人口285人。 ……。 |
“徐家山”由拦箭垛、两架山、跑马岭、二妹山、偏头山、黑石垛、大砲山等七座山组成,原名“七架山”,因当地方言音译“徐家山”。明嘉靖年间属仁义乡;清康熙年间属遵义乡;民国时期属吴溪乡;1949年5月属吴店区;1956年为永丰社,属吴店区浆溪店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为四大队,属上游公社浆溪店管理区;1959年为四大队,属郝店公社浆溪店管理区;1960年更名为7大队,属郝店公社浆溪店管理区;1961……。 |
(一)概况 徐家山村,位于泄滩乡西北部,村委会驻地徐家山村三组,距泄滩乡集镇22公里,距县城132公里。东与棋盘岭村接壤,南与坊家山村交界,西与桂花坪村相邻,北与黄家山村毗邻。 徐家山村原称合心大队,1976年改称徐家山村,1981年3月更名为徐家山大队,后又称徐家山村。 2001年3月,与柳池子村(原称永兴大队,后更名为柳池子大队、柳池子村。村内有一水池,池边长有柳树,故名)合并,命名为徐家山村……。 |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因大队部驻地徐家山而命名徐家山大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更名为东升大队;1968年恢复徐家山大队;1984年设乡镇命名为徐家山村村民委员会。徐家山村……。 |
徐家山村位于灵石县城东北山、两渡镇东南部,距县城10公里、距两渡镇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8′,北纬36°54′——55′。东南与静升镇的苏溪村毗邻,南与翠峰镇的延安村土地接壤,西与河溪两渡村隔沟峙立,北和马家山村相连,是东山片较大的村落。地形高低不平,山势起伏连绵,是灵石县的最高顶点。该村委下辖徐家山、马家山、李家山、尤家山4个自然村,554户,1445口人,其中男747人,女698人,……。 |
徐家山村是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海棠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3435102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