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岗村位于孟集镇北部,罗花路以西,与潘集乡接壤。全村由原薛岗村、崔桥村合并而成,耕地面积5936亩,全村988户,3247口人,9个村民组。村内有一事一议砂石路2条,2个医疗点,农技服务点1个,学校1所,村部位于原薛岗村内,设有人口学校、农家书记、党员活动室、计生活动室、全程代理服务室,功能齐全。农业产业化以水稻、小麦为主导产业,户办养殖场1个,全村干群拼搏努力,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
清顺治年间,薛姓从外地迁此建村,村西有一土岗,故名。1958年8月,由薛岗、朱园、梁岗、陈洼、林寨、王庄、冀桥、高庄、周庄等自然村建薛岗生产大队,属红旗人民公社。1959年3月,属和孝人民公社。1961年9月,属和孝区和孝人民公社。1962年7月撤区,属和孝人民公社。1981年1月,分出梁岗、朱园、陈洼、林寨另建梁岗生产大队,属和孝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称薛岗村民委员会,属和孝乡。1987……。 |
明末清初薛氏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岗建村居住,故名。清属九重里。1914年属邓县厚坡区。1937年为邓县厚坡区第十三保。1949年属厚坡区九重联乡高家小乡。1954年属彭桥区九重乡魏冲高级社。1958年建魏冲大队,属九重公社。1962年置薛岗大队,属九重公社。1972年随公社列入淅川。1984年改为薛岗村民委员会,属九重乡。1996年属九重镇。2007年九重镇更名为丹阳镇,属丹阳镇至今。薛岗村……。 |
明代薛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平岗上居住,故名薛岗。因本乡有两个薛岗,1982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南薛岗。1949年属马山区王湾乡。1962年属王店公社王湾大队。1984年属王湾村委会。1986年3月从王湾村委分出。另建南薛岗村民委员会,属王店乡。1998年乡改置镇,南薛岗村民委员会属王店镇,沿用至今。薛岗村……。 |
据原家谱记载,薛姓于清乾隆年间从本县马山口镇薛岗村迁此,居住岗顶而得名。民国期间属师岗区上瓦亭联保第八保。1949年为师岗区于营乡后更名薛岗乡。1956年为瓦亭中心乡中兴高级社。1958年成立薛岗大队,属师岗公社。1962年属瓦亭公社。1984年为薛岗村民委员会,属瓦亭乡。1998年乡改置镇,属瓦亭镇,沿用至今。薛岗村……。 |
相传清乾隆年间,薛姓人家首先迁此定居,因地势高出四周,取名薛家岗,解放后简称“薛岗”。1948年属老鸦陈区(第一区)管辖。1955年属老鸦陈乡管辖。1958年属北郊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成立薛岗大队,属新兴区(老鸦陈)管辖。1963年属老鸦陈公社管辖。1983年撤销大队,选举产生薛岗村民委员会,属老鸦陈乡管辖。1997年属老鸦陈镇管辖。2003年属老鸦陈街道管辖,2018年属江山路街道。薛岗村……。 |
薛岗村位于朱集镇西南部,西与饶良镇接壤,辖薛岗一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629户,2558人。地势西高东低,耕地面积4750亩,黄棕壤土地居多。支柱产业以小辣椒、烟叶为主,2012年落实烟方400亩,产值248万元。村内道路得到硬化,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建沼气32座,以此带动了畜牧养殖业发展,新建养猪场两个。2012年人均收入5824元,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参合率96.7%,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 |
原薛王、岗子、北于三个自然村合并,因北于村的土地和人口比较少,因而选薛王、岗子两村首字命名。2000年与原薛王村与原岗子村、原北于村合并设立薛岗村。薛岗村:位于丁北村以西1公里处。……。 |
以辖区自然村薛岗得名。薛姓居住岗岭上,得名薛岗。1949年为薛岗村。1958年建薛岗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薛岗村民委员会。薛岗村:位于孙园镇西北6公里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