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镇谢家湾村位于甘州区西北5公里处,沿黑河而居,国道312线穿境而过,毗邻滨河新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都十分优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多种产业并存的新农村。全村辖7个合作社,共有农户560户、2108人,耕地总面积3100亩,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0元。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积极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大力实施小康住宅、基础设施、环境保……。 |
因以谢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湾,故名。1969年属永丰公社;1972年永丰公社更名为谢家湾公社;1984年改置乡,为谢家湾乡谢家湾村民委员会至今。谢家湾村……。 |
因以谢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湾东面,故名。1958年为常家庙公社谢家湾大队;1969年撤区并设,为金山公社谢家湾大队;1982年金山公社谢家湾大队更名为东谢家湾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为金山乡东谢家湾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改镇,为金山镇东谢家湾村民委员会至今。谢家湾村……。 |
谢家湾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西2公里处。105户,294人,汉族。明初,山东谢姓一户、县内东前所谢姓一户,先后来此山湾处定居,渐成村落,故名。村西南3.5公里处,原有自然村像光光洞,1966年迁入谢家湾村。南部为山坡地,褐土;北部为桑干河南畔,灌淤土。耕地1139亩,经济以农业、林果业为主。该村盛产大杏,且品种繁多主要有香白杏、供佛杏,优一杏和龙王帽大杏扁,近年来渐成该村村民主要收入。 ……。 |
谢家湾村位于沙河店镇政府西南部1公里处,总人口475人,该村历史悠久为革命老区,农业基础较为良好,目前特色现代农业有一定规模,农业成为本村支柱产业。 ……。 |
谢家湾于清道光年间至清末属沔阳州,民国年间属沔阳县。1950年6月随仙北乡从沔阳县划入天门县麻洋区多祥乡。1950年属麻洋第四选区。1951年属天门县第五区。1956年属仙北指导组。1958年7月属仙北乡;9月为先锋人民公社仙北管理区新村大队。1961年属麻洋区仙北公社。1975年10月拆区,为仙北公社新村大队。1981年改名为谢家湾大队。1984年3月为麻洋区仙北乡谢家湾村。1987年10月,拆……。 |
清嘉庆年间,一支白莲教队伍战败,途经此山湾,车马劳顿,在此卸甲逃生,故称“卸甲湾”。后因谐音演变为“谢家湾”,与姓氏无关。清嘉庆年间,此地属湖北施南府建始县长寿里;同治年间属建始县南乡长寿里。民国七年(1918)属湖北荆南道建始县信字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属湖北督察区第三区署双土地联保;民国三十一年(1942)属双土乡管辖。1950年废除保甲制,属于官店区谢家湾村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 |
1945年4月属信应随县天河口区。1945年11月属随中县天河口区。1947年12月属随北县天河口区。1949年5月属随县天河口区四十里冲乡和江头店乡。1955年成立初级社时定名为红光农业合作社、金星农业合作社,分别属四十里冲乡、江头店乡。1956年3月,属殷店区天河口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时命名为红光大队、金星大队,属光明(殷店)公社天河口管理区。1961年属殷店区江头店公社。1975年……。 |
【谢家湾】 Xièjiāwān因姓得名。村委会驻老屋院,辖肖家院、木瓜塘新屋院、蔡家院、、李家院、对门院、新屋里院、老屋院、后屋院、上肖家院、大屋院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71.6公顷,320户,1031人。……。 |
境内有一地,谢姓居民居多,得名谢家湾,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此地,负责管理自治事务。1951年属白庙乡7村;1953年为柳岗乡六村;1955年为12、13社;1958年为荆竹管区1982年3月地名普查,经县政府批准更名为谢家湾大队。2020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并入天马山镇。谢家湾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