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源村是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平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026101213。 |
以位于境内泉源下游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怀渠(西营河上游)、永渠(西营河下游)。民国24年(1935),将六个行政管理区划分为2个镇、12个乡,属永昌乡第十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永昌区白云乡二行政;1956年撤区并乡属永昌乡下源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属永昌公社,……。 |
下源村位于惠城区水口街道中部,紧邻东江,与仍图隔江对望。下源村古称源塘,建村时间可追溯到明代万历初年。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下源村已经成为五六千名严姓族人的聚居地。300多年历史的古民居是其一大特色。下源村从2009年开始加强“六大环境”(基础环境、生态环境、卫生环境、服务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建设,用了三年时间创建生态示范村,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指数全面达标,生活质量符合现代要求,……。 |
下源村位于五和镇的西北部,距镇约6公里,是集老区、山区于一体的贫困村。全村有14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394户,1877人;山地面积3800多亩,水田面积960亩;村集体经济薄弱,年收入仅2.5万元;群众收入低,人均收入2850元。经过多年探索发展,逐步形成山上种植速生桉,水田种植水稻、花生、木薯,鱼塘养殖四大家鱼,以种养发展种养业,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
下源村是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龙溪铺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522107248。 |
下源村(Xiayuan Cun)因下源自然村命名。村域位于仁义镇西北部,距镇政府8公里,东与本镇桐岗村相连,南与本镇大湖村、刘方村交界,西与本镇阴山村毗邻,北与县太和林场桐子平林场相邻,与敖泉镇光路村、本镇长江村隔河相望;辖双岭一组、双岭二组、下源组、干背组、江界组、里溪组、丹塘组、三多组8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363户、1392人,刘姓、黄姓、朱姓占90%的人口,总面积7.2平方……。 |
下源村是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百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60828104999。 |
清顺治间(1644-1611)福建邵武县汪姓在此山坞中建村,因村庄位于蔡家溪下游,故名。1949年前属上饶县第四区蔡家乡第十保;1950年属灵溪区蔡家乡;1951年属溪边乡;1958年为卫星(次年改朝阳)公社前进大队;1961年称下源大队;1984年命名为朝阳乡下源村民委员会;1993年划入上饶市称上饶市朝阳乡下源村民委员会;2000年撤市设区改称信州区朝阳乡下源村民委员会;2010年撤乡设镇为信……。 |
“下源”意指地处小溪下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高埠乡第七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三区高埠乡,1952年为三区下源初级社。1956年为下源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属高埠公社,为下源大队。1966年属九龙窠垦殖场,为下源大队。1969年属饶桥公社,为下源大队。1980年划归五七林场管辖,为下源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属高埠乡,为下源村民委员会。1985年3月15日,撤销高埠乡,成立高埠镇……。 |
1912年后属萍乡县南溪乡,1950年属萍乡县安源区妙泉乡。1952年属安源区两严乡。1956年属麻山区妙泉乡。1958年属上埠公社赛南大队。1961年为萍乡市芦溪区上埠公社下源大队。1968年属上埠镇新民大队。1971年属芦溪区上埠镇新民大队。1984年属芦溪区上埠镇龙王桥村村民委员会。1986年从龙王桥村析出,为上埠镇下源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为芦溪县上埠镇下源村村民委员会。下源村……。 |
处于武义江边,位于泉二、三村北面,地势上处于泉水下端,此区域原称下沿,故名下源。2018年11月村规模调整批准下宅口、麻蓬两村合设下源村村民委员会,并延续至今。原下宅口村在解放初建立下宅口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下宅口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泉溪管理区。1961年成立下宅口大队。1985年建立下宅口村村委会。2018年11月撤销村委会。原麻蓬村在解放初属湖沿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