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吴村,以境内下吴得名。下吴,据《郎溪县地名录》中曰:“位处县境之东北,与县南吴姓分成上、下。”因名。下吴村是我县最东北的一个村,东、西、北三面与江苏溧阳、平桥接壤,南面是伍牙山主峰。距乡政府东北13公里。面积12.5平方公里,辖:麻园、窑场、下吴、油榨、东城、小南庄、马家塘、流水涧、下关斗、毛湾、大卡、罗市12个自然村。762户、3015人,耕地面积5052亩。南高北低,呈柳叶状。丘陵岗地,亚粘……。 |
因吴姓居民较多又居住于山下,故名。1951年属壶井乡,1958年属第七连,1982年属下吴分支,1984年成立下吴村委会并沿用至今。文武砂下吴村位于文武砂镇西北面,是1983年壶井分片划分出来的村之一,村民多以农业为主,勤劳朴实,吃苦耐劳,民风淳朴。……。 |
下吴村位于镇政府东北9公里,东临黄干渠,西临郑开大道700米,1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00余人,土地面积820亩,耕地面积725.55亩,建设用地81亩,村中有五保户3人,低保户22人,残疾家庭6户,家中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87人,居民户162户。下吴村两委班子共有8人组成,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支部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村共有党员12名,预备党员2名。下吴村民多人出外务工、经商为主要经济……。 |
下吴村是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10214006203。 |
下吴村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元堡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623103999。 |
下吴村位于张营镇坡下8公里处,黄河岸边.现有人口393人,共70余户,分二个居民小组.现有党员14人,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村内共有耕地487.5亩.其中以蔬菜为主导产业, 蔬菜200余亩,目前该村正计划发展高标准大棚蔬菜,增加村民收入。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打机井,修桥涵,兴建节水工程,改善交通环境,为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民主管理方面,实施“村务公开化、决策民主化、管理……。 |
《台临吴氏宗谱》记载,吴氏世家,自周泰伯受封于吴,其后代夸行公避权奸隐居台城,转迁临西保成寥之浦下生聚,故名下吴。建国初为石鼓乡下吴村;1956年为下吴高级合作社,属更楼乡;1958年建立下吴生产队,属更楼管理区;1961年改为下吴大队,属更楼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称下吴村,属更楼乡;2002年1月改属永丰镇。下吴村……。 |
查当地《吴氏宗谱》载,始祖云卿公于唐末从山阴徙居鹤吴。鹤吴之称是由村前“两鹤兜溪”之地形而取名,后谐音演变为下吴。清属宁海县南乡梅家庄。民国17年(1928)属方岩乡。民国24年属杨家乡。民国29年(1940)三门建县前后均属杨家乡。1949年解放初沿用旧制。1950年5月属坝头乡。1955年成立下吴初级社。1957年初加入坝头联合高级社,同年分出,自建下吴高级社。1958年冬,改称下吴生产队,属……。 |
村以吴姓聚居在衢江下首为下吴。1957年9月由下吴、小新屋、郑店、张坑、前吴合并为高级社,1958年10月成立上华人民公社中吴管理区下吴大队,1960年为黄家公社下吴大队,1983年为张坑乡下吴村,2003年为城南街道下吴村,2004年为上华街道下吴行政村。下吴行政村距兰城南5公里,辖张大坑、下吴、郑店、小新屋、前吴自然村,人口1250人。村内有省级高产特种水产园(基地),省级标准化禽畜养殖示范基……。 |
下吴村情简介一、【下吴村概况】下吴村驻地下吴村,东靠含香村,南邻东阳江,西邻下溪村,东靠前溪边。聚落处义乌江北岸,芗溪之东的冲积平原上,呈块状分布。共309户,人口708人,耕地面积有646亩,有16个村民小组,党员28名。村里民风淳朴,在外工作人员较多。有古建筑多幢,古井一口。村里主要种植苗木、葡萄等经济作物。村里来料加工人员也较多。二、【下吴村大事记】年份事件2006年村庄整治2007年电网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