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埔村,原明朝成化元年,叶氏由河南、南阳迁居广东省梅县,入闽同安岭下,明成化年间入居下埔,由于下埔地处凤旗山脉坡下,故名。明朝时期成化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8年,先后属惠安县涂寨区凤旗乡下埔村,1958年9月城关人民公社下埔生产大队,1992年后改为螺阳镇下埔村民委员会。下埔村……。 |
下埔村概貌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下埔村位于永泰县长庆镇的中东部,距长庆镇区3公里,东、南邻梅楼村,西连上洋村,北与中埔村相连。下埔村四围山环水绕,村中阡陌纵横,一派艳丽风光,125县道经过下埔村抵嵩口镇与德化、永泰相连接,两个自然村有村道相连,交通非常便利 一、村落与居民:全村瓦屋土舍与砖混楼房错落有致,散布于溪流两边,各具特色。全村土地面积7.3平方公里,现有1300人,333户,辖两个自然村……。 |
1958年以地命名“下埔大队”,1999年改名为下埔村民委员会,此名一直沿用至今。下埔村……。 |
1949年9月属三区左潭乡,1951年12月称三区下埔乡,1957年12月称左潭乡下埔村,1958年10月称下埔大队,1984年3月复称下埔乡,1987年1月称下埔村民委员会,1989年10月称下埔管理区,1999年4月改称现名至今。下埔村……。 |
因村子下面有一大片埔地,故名下埔村。新中国成立前,属河北乡;1951年12月,属惠阳县第十九区(区府设在多祝镇),称下埔小乡;1957年12月,属惠阳县,并入河北乡;1963年2月,属多祝公社,与塘田、大和合并称下埔大队;1974年,析出塘田、大和;1986年,改称下埔乡;1987年3月,依据惠东府函﹝1987﹞15号文的批复,改称下埔村委;1990年,改称下埔管理区;1998年,改称下埔村委会,……。 |
1951年称下埔乡,1959年称下埔大队,1983年称下埔乡人民政府,1986年称下埔村委会,1990年称下埔管理区,1998年称下埔村委会,沿用至今。下埔村……。 |
1952年由山角乡所辖,属十四区(乌坎区),1972年设为下埔大队,属金厢公社,1987年改为下埔村委会,属金厢乡,1994年改为下埔管理区,属金厢镇,1999年改为下埔村委会。此名沿用至今。下埔村委会位于陆金碣公路北边,面积约5.8平方公里,下辖3个自然村,总人口3108人,是金厢镇偏北的农业地区,下埔村距陆丰市区约15公里,离金厢镇府所在地约4公里,只有一条过境公路,土地资源丰富,地处丘陵地带……。 |
下埔村委位于赤坑镇东北角,距离海丰县城30公里,下埔村先祖400年前从现沙港大乡村移居于此,原是一片荒埔,位于沙港大乡下面,故取名“下埔”,历来沿用。耕地属冲积平原,面积1300亩,人口1800多人。聚落沿沙大公路向北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小部份为岩石瓦木结构的平房。经济以农为主,种植水稻、番薯等粮食作物。多余劳力外出务工较多。交通有简易公路通赤坑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