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径村地处洪山乡半径片区,是洪山通往广东松源的必经之路,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66户833人,耕地面积1381.35亩,山林面积13667亩,党员人数为44人,其中有一名预备党员。一、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1、农业方面:烟叶种植和水稻种植相结合,村民上半年种烟叶,下半年种植水稻。2、石材行业:下径村拥有“永定红”花岗岩矿山和石材加工企业,许多村民从事石材行业,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还带动了相关行业的……。 |
村四面环山,山峦起伏,是块盆地,人们进出村,都必须翻山越岭而下,又要经崎岖羊肠小道,故称下径。1958年属海峰公社,称下径大队,1961年改归大埔公社,同时,拆出半山自然村归峢屿公社。1966年,下径大队并入莆美公社,1984年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委会。下径村,辖下径、大坂墘两个自然村,耕地总面积800亩,山地面积6000亩,现有276户,总人口1176人,5个村民小组,。全市特色产业园区竞赛项……。 |
解放初属第二区西桥乡;1952年2月改第五区西桥乡;1954年从西桥乡析出为汀洋乡,属第五区;1955年6月属西潭区汀洋乡;1958年5月属白石乡;1958年9月并入建设农场下径作业区;1961年5月体制下放从农场析出并入西潭区白石公社下径大队;1964年属西潭公社下径大队;1984年10月政社分开属西潭乡下径村;1993年7月属白洋乡下径村。下径村,位于白洋乡中部,东到湖美村,西与汀洋村相邻,北……。 |
本村位于浰江河下游,本村河流路段属于“径水”流域“径”则窄“水”则急,故称谓“下径”,故名。1948年以前为乡公所,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下径为生产大队,1967年命为下径大队革命委员会,1970年下径大队革命委员会撤销,改为下径生产大队,1987年改为下径大队管理区,1999年设立为下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下径村……。 |
叶南镇富祝径是解放战争时的游击根据地,富祝由上径、中径、下径组成,固位于富祝径下片而得名。1982-1987年为下径乡,1987年4月称下径,1989年9月改称为下径管理区,1999年改称下径村委会,2004年11月撤销叶南镇,原属叶南镇管辖的下径村委会,现归叶塘镇管辖。下径村……。 |
地形状似一条径道,苏氏落居称为下径。清朝年间,隶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隶属博罗县八德乡磜下。新中国成立后,隶属博罗县响水乡。1958年,隶属新作塘公社。1983年,属博罗县响水乡,1990年称下径村民委员会至今。下径村……。 |
下径村位于揭东县城东北部,现在区域面积0.7平方公里,总人口332户共1538人,耕地面积500亩,山地面积88亩,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养殖及特色农业。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640万元,人均收入4350元。被评为云路镇文明村。 近年来,下径村党总支、村委会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全力推进经济建设,取得了可惜的成绩。目前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引进园林绿化种植,每年向福建、广州等地输出绿化林树10000株,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