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地古时为陕甘通道要隘,曾叫铜头关、下三乡关,简称下关。1949年后设下关乡,属神峪公社管辖,1958年成立下关大队,1968年改为东风大队,1973年恢复下关大队,1983年11月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属神峪乡管辖。下关村……。 |
下关村位于马场镇西面,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辖区面积1.8平方公里,含下官、郭家2个自然村寨,5个村民组。总户数208户,总人口867人(其中男470人,女397人),劳动力485个,流动劳动力141个,少数民族305人,耕地面积407.2亩。全村地势较为平坦,田坝错落有致,是马场镇的主要粮食生产区。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人民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全面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大力……。 |
下关村位于丁旗镇东面,桂家湖东南面。全村101户,总人口460人,辖2个村民组,耕地面积399亩,其中:旱地266亩、水田133亩。支部有党员14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村支两委班子团结,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近年来带领夏官村广大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全村村民以农业、林业、养殖业、厂矿务工及外出务工等为主要收入来源,是一个田林相间的山区村。--人口总数:534人 农业人口:53……。 |
下关村位于大堡镇东2.5公里处,旧109国道旁边。全村现有69户、136人,人均可支配收入7771元。全村总面积9000 亩,土豆、玉米和豆角类作物是该村的主导产业。该村比较重视加强基层设施建设,进行了村内街道硬化,安装路灯,新打机井一眼,修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有300平米村民健身广场。……。 |
下关村,位于白塔镇西部两山之间,其中心在镇驻地偏西2公里处,人口1678人,耕地114公顷,属沙土质。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谷子和棉花,地势起伏不平,沟谷相连。 ……。 |
下关村是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留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321101204。 |
下关村为非贫困村,地处淇县县城中部,地势平坦,呈长方形分布,中山路与云梦大道是村内的主要干道。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总面积130余亩,全村无耕地,主导产业以个体工商业和劳务输出为主。人口分布全村共有农户236户,98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户2人。党员35人,村“两委”干部6人,其中支委4人,村委5人(交叉任职3人)。村级脱贫责任组3人,驻村工作队3人。农村低保户9户17人,残疾人22……。 |
【下关】 Xiàguāng 村地处县城南关浮桥下游,取名下关。村委会驻下关,辖下关、李家、唐家、韩家、毛家等11个村民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80.1公顷,318户,1270人。……。 |
从前公馆盐湖脑盛产食盐,为收缴盐税,此地为设立关口,位于上关下方,称为下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梓山区自强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梓山区黄龙乡,人民公社时期属黄龙公社称下关大队,1968年并入黄龙大队,1972年恢复下关大队,1984年改称黄麟乡下关村至今。下关村……。 |
下关村地处关田镇下游,原关田镇称上关,下关在下游,故名。1952年12月22日属崇义县第八区下设一乡;1958年11月12日属关田人民公社下设一生产大队;1984年按上级的统一部署建乡换届,又实行乡、村建制本境称崇义县关田乡,乡以下设村成立下关村民委员会至今。下关村……。 |
下关村是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杏岭子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928208999。 |
该村地处下关河北岸,因位于该关下方故取名“下关”。1949年属下关区,1958年属于下关公社,1961年属下关公社,1984年政社分社后属下关乡,设立下关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乡并镇后属于下关乡。自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下关村……。 |
丰州镇下关村位于武乡县城东部距县城1.5公里,南邻太行龙湖,西邻长太高速,背靠太行山实景剧场、龙湖生态园,地理位置优越,山清水秀,总面积2200余亩。全村53户,153口人,60岁以上老人13人,党员16人,女党员3人。党员的普遍文化程度为初中。下关村有低保对象11人,2户五保对象,3户11人扶贫对象。近年来,两委班子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带领群众以农家乐餐饮服务业及农家乐住宿为支柱产业,以机械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