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五马村先锋网>>本村概况 1、地理位置 五马村位于311国道旁,是镇政府所在村,我村下辖26个自然村,共28个村民小组,有耕地5429亩,常住人口5017人.党员98人,其中流动党员13人。 2、五马的由来五马座落于五马沟,相传西汉末年,王莽赶刘秀逐鹿此地,刘秀人困马乏卧倒此沟,躲过了王莽兵马的追杀大难,后称帝建立东汉政权,随称此地为“卧马沟”。年长日久“卧”字讹传为“五”,才称五马……。 |
因境内有一形似五匹马的山峰而得名五马村。建乡之初叫五马,1969年更名为五一,1975年名为五马。2004年,原五马村与原桃垭村合并,更名五马村。五马村……。 |
1951年1月置五马村(属三正乡),以境内五马石得名。1953年划入新石乡,1955年划归分水乡,1958年11月五石村为五马区队,1961年改为五马大队,1984年划归分水镇为五马村。2004年9月村组建制调整时,将原五马村、复兴村合并为现五马村,沿用至今。五马村……。 |
传说曾有五匹天马齐驱于此坪,“五马神驹”传说由此而来,得五马坪。1949年前为峰高乡二十保。1950年为峰高乡二十村。1955年为新华乡联合村。1958年地属峰高公社十一大队。1960年为新华公社十一大队。1981年为千秋公社五马大队。1984年为千秋乡五马村。1993年峰高撤乡建镇,为峰高镇五马村。2002年磨子凼村、滴水村、五马村、合并为五马村。2008年因撤镇建街道,为峰高街道五马村。五马村……。 |
因这里地理环境形似五匹马样而得名。1953年称大陂乡,1957年开发办场,称五马林场,1984年合并大陂乡,1986年撤乡设五马村委会,1989年改管理区,1998年改村委会,沿用至今。五马村委会位于浸潭镇西南部,距离圩镇10公里、县城73公里。全村行政区域面积20939亩,下辖11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187户,总人口881人,其中有贫困户29户共107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96亩,其中水田64亩,……。 |
陶港镇五马村位于梁荐湖之滨,陶港镇南大门,素有“鱼米之乡”美称。全村辖四个自然湾,五个生产小组,273户,1495人,其中党员43名,女党员5人。耕地面积1200亩,养殖水面600亩,山场1400亩2013年工业总产值874万元,人平均收入4230元。近几年来,五马村“两委”一班人充分认清形势,立足当前,谋划长远,调动全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重点抓好“两委”班子建设、产业开发、村容村……。 |
该村原名落风坡,元代时称为仵马,明清之后人们根居村南有一山洞,亦名神仙洞,洞出一人驱五马来村边饮水,村人见而逐之,人马俱入其洞,不复出来。村人以为神,遂将村名改为五马,后沿用至今。1949年,属安泽县第六区,设为五马初级社。1950年,属第五区,设为五马初级社。1958年,属岳阳人民公社,设为五马高级社。1961年,设为五马生产大队。1971年6月,改属古县,设为五马生产大队。1984年10月,撤……。 |
五马街道办事处五马村位于长治市城区南部,交通便利,位置优越。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健全,支部现有党员31名,总面积270亩(没有耕地面积)。全村有居民232户852人,总劳动力455人,主要从事二、三产业,拥有集体企业3个。2008年全村社会总收入达到了398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4300元。五马村在村镇建设中,以治理环境卫生,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为目标,高标准,严要求,改善村容村貌。并组织专业卫生队……。 |
五马村位于永红乡西部,村域面积为173平方公里,村委会所在地在五马村三组。全村共有本地村民305户,总人口1356人。目前辖区内共有5个企业。村委会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以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从每个家庭入手认真实施了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不断提高了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初步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 |
境内原有一块五马石棋盘,石板和刻字目前还在,只是字迹有点模糊,村以此名。1980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五马石大队,1983年为五马石村;1995年,改为五马村;2019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冰川镇改为蓥华镇;五马村沿用至今。五马村……。 |
境内有五块石头,形似马而为村名。1950年建农协会,1956年建立五星高级社,1958年为红星战区,1966年改名为五星革命委员会,1981年更名为五星大队管委会,1983年恢复五马村村民委员会至今。五马村……。 |
新桥镇五马村于2010年10月进行了村级建制调整,由原五马村和芦茅湾村合并而成,五马村位于新桥镇东南(方向)部,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716亩,其中田1621亩,土1095亩。全村总户数为788户,户籍人口2381人,现有党员86人,村办公室位于五马村1组,建筑面积200平米。五马村有特色产业两项:一是资中县润璟青花椒有限公司,种植面积800余亩;二是资中县远林生态……。 |
此地山形似五匹马,故名。解放前为杨家乡六保。解放后,1952年民主建政为华家乡村,1958年为奔腾公社十管理区,1961年为中华公社三大队,1983年公社改乡为中华乡五马村。1986年撤销乡的建制,开始建立镇的建制,将中华乡划归罗家镇管辖,为罗家镇五马村。1997年4月为进一步完善乡镇建制,恢复中华乡,为中华乡五马村。2006年6月再次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将中华乡所辖区域并入罗家镇,为罗家镇五马村。……。 |
境内有五个象马形状的山头,故名。1981年由公义公社十三大队更名为五马大队;1983年改为公义乡五马村;1984年乡改镇,为公义镇五马村;2006年合村并组时,蔡坡村、马道村、五马村三村合并后,仍为公义镇五马村至今。五马村……。 |
该村四通八达,有五条大道汇聚于此,寓意“五马归槽”,故名。解放初属五马乡,解放后改名太平,改革开放后改为五马大队,1984年改为五马村,沿用至今。五马村地处胜天镇场镇周边,人民公社时叫太平大队,建乡建镇后改名为五马村。老宜长路横穿五马村约2公里,沙胜公路过境约2.5公里,该村东与翠屏区庆南村为界,南与共和村、世和村相邻;西与凤鸣村接壤;北与红岩山连接;全村面积4.5平方公里。本村有8个生产小组,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