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该村地处乌江河畔,故名乌江村。1949年前为龙桥乡第二保辖地。1951年,分第二保大部置为乌江村,以地傍乌江而取名,因更龙桥乡名龙门乡而隶。1958年,龙门、双龙两乡合建为鹿角公社,同时乌江村改称乌江大队。属鹿角人民公社。1984年1月,改公社为乡,乌江大队复称乌江村,同时设立乌江村村民委员会,隶鹿角乡。2001年,新建鹿角镇,鹿角乡划属。2003年12月撤乡并镇后,保留乌江村,沿用至今。乌江村……。 |
因地处近乌江江畔旁,故名乌江村。由乌江村、青林村合并而成。1950年9月为兴隆村、民协村,属靖黔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兴隆大队、民协大队,属靖黔公社。1981年兴隆大队、民协大队更名为乌江大队、青林大队。1984年乡村建制恢复后为乌江村、青林村,属靖黔乡。1992年9月靖黔乡并入荔枝街道后,乌江村、青林村属荔枝街道。2002年1……。 |
乌江镇乌江村位于国道312线北侧7公里处,地处乌江镇集镇中心。南临贾家寨村,北至管寨村,西接敬依村,东抵黑河沿岸。全村下辖9个合作社,386户1695人。耕地面积5412.11亩,其中承包地3400亩,荒地2012.11亩。村党支部共有党员76名,女性党员11名。近年来,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凝聚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个指引目标,立足资源优势,探索“支部+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做优蔬……。 |
原名建设村。年因乌江旅游开发项目更名为乌江村。清末,建设村隶南乡清潭里6甲。宣统三年(1911)废里设区,建设村当时隶南二下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南二区改为第七区,建设村隶遵义县第七下区芦江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建设村隶第七下区芦江联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县区调整,建设村隶遵义县第四区芦江联保。民国三十年(1941),废联保设尚嵇镇,建设村当时随尚嵇镇隶团溪区。解放初,建设……。 |
乌江村位于桶井乡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与新江村、新滩村隔江相望,全村面积2.38平方公里,辖共4个村民组,有157户612人,耕地面积仅有300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荒山草坡多,最适发展畜牧业和发展竹产业。……。 |
乌江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部8.5千米,距雷山县城20千米。海拔970米。东接五星村,南抵大塘乡独南村,西靠荣防村,北邻乌局村,苗族为主。李姓居住,现有住户174户686人,出产水稻,玉米,红薯,洋芋等。产业结构调整后部分农户成为茶叶,果品专业户和养殖专业户。乌江原来还是晒蓆,马草萝和粪栏的编制专业村,但现在已寥寥无几,这一门手艺在逐渐的消失。乌江已通电通公路,广电,电信,联通,移动网络已达全覆盖。民……。 |
乌江村地处天文镇北部,属农业村,平均海拔860米,辖45个村民组,东与构皮滩,南与本镇天文村接壤,西邻乌江河畔,北与花山乡交界,2009年4月撤并时由乌江村、高庄塘村、下堡垄村、平坝村、云中村合并而成,取名乌江村。是红军抢渡的地方(电影突破乌江就是这个地方的真实回顾),是红色旅游的胜地。全村共45个村民组,2056户8211人,其中男性4991人,女性3220人,全村共有劳动力6610人,其中男劳……。 |
乌江村是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康王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30602203204。 |
“乌”意为“中间”;“江”意为“北边”,故名。1988年3月设立乌江一村、乌江二村。2008年合并为乌江村。乌江村东邻岔栋,南邻班公湖,西邻夏岗,北邻乌江藏布。面积4604平方千米,人口400人。民族以藏族为主。牧业主要牧养牦牛、绵羊、山羊等。临219国道,交通方便。设有文化活动中心、农牧民图书室、卫生室。边境村。海拔4261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