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所在区域有五个古代烽火台,故名。清雍正年间,现五墩村三组、四组从该省渭源县迁入移民,称下渭源坊。现五墩村1949年前属二乡一保。1949年后为二区一乡二行政;1955年成立五墩初级社;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五墩生产队;1961年为五墩公社五墩大队;1966年更名为向阳大队;1969年恢复为五墩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2005年靖远村撤村并入五墩村,五墩村村……。 |
五墩村原名“安乐堡”,安乐为双音词,取安宁和快乐之意。今名为俗称,因辖区内筑有王家墩、安家墩、赵家墩、魏家墩、姚家墩五座墩台,故名。1952年10月,民乐六东区的五墩、东乐、西屯3乡划归山丹县。县政府以此3乡和一区的祁家店以西之地置六区。区公署驻东乐堡,领五乡。是时,三乡驻五墩,领五墩、小寨、安家湾、魏家墩、姚家庄。1955年7月,区由数字命名改为以驻地命名,东乐区辖西屯乡、五墩乡、大桥乡、静安乡……。 |
以处于古“高沟堡”烽火墩第十五墩(后改为五墩)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怀渠(西营河上游)、永渠(西营河下游)。民国24年(1935),将六个行政管理区划分为2个镇、12个乡,属大河乡第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大河区长城乡。1956年撤区并乡属长城乡长城高级社,1958年人……。 |
五墩村是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西岔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171103209。 |
其前身为1959年成立五大队,1983年更为现名,沿用至今。五墩村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五墩五组。五墩村:位于江心小学东南侧。……。 |
因村庄距窑湾街市五里,且地势较高像个大土墩,故名。1949年属新安县窑湾区。1952年属新沂县窑湾区。1954年属新沂县窑湾镇。1958年属新沂县窑湾公社五墩大队。1980年属新沂县窑湾乡五墩村村民委员会。1986年12月属新沂县窑湾镇五墩村村民委员会。1990年属新沂市窑湾镇五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五墩村:位于窑湾镇东南3公里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