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村位于苏埠镇东北部,属畈区,与白圩村、范大塘村、大巷村、韩摆渡镇相邻,总人口5126人,耕地面积2778亩,有11个党小组(新闸、中河、万寿、迎水、麻布、坝埂、先锋、团结、向阳、霍大桥、立新)。六潜高速公路横路全村,张寿支渠灌溉全村,交通便捷。有村村通水泥路8.5公里,水资源丰富,粮食生产以水稻、油菜、-为主。个体养殖业蓬勃发展,外出务工人员收入逐年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日新月异。积……。 |
因村内在三国时建造了万寿塔,故得名。1958年由大邢、马园、大丁、新陈、三户、小李、章楼等自然村组建建设生产大队,由小王、袁胡、吊李、巴李、班庄、柏庄、万师、汤洼、桃花等村组建成桃花生产大队,1983年建设大队改成大邢村,桃花大队改为桃花村,两村隶属于城南乡,1992年并乡,因随城南乡并入历阳镇,2004年并村,大邢与桃花合并为万寿村,隶属于历阳镇。万寿村:位于和县县城西南两公里得胜河畔,由桃花、……。 |
万寿村原属芜湖县西河镇,2003年底撤乡并镇后现属红杨镇。该村位于红杨镇沈公圩,东临青弋江,西南邻沈公村,北与南陵县太丰隔河相望。现辖有30个村民小组,712户,总人口2570人,耕地面积2663.7亩,人多地少;村设党总支(下有2个分支机构),共有党员63名,其中女性党员10名。万寿村生态优美。属于典型的“鱼米之乡”,处处洋溢着江南水乡的魅力和韵味,水系丰富,沟渠相连,是扬子鳄、鹭鸟等野生动物良……。 |
寓意村民万事如意,健康长寿,得名万寿村。2002年12月25日,根据洗府发〔2002〕52号文件请示,石柱府发〔2002〕192号文件批复,撤销原上丰村、长丰村,合并设立万寿村,沿用至今。万寿村……。 |
因当地有一万寿桥而得名。碉堡村1950年前属凉水乡第九保,1951年命名为碉堡村,1958年为碉堡管理区,1961年为碉堡大队。1983年改名碉堡村。万寿村1950年前属凉水乡第十保,1951年命名为万寿村,1958年为万寿管理区,1961年为万寿大队,1983年改名万寿村。2007年,原碉堡村、万寿村合并为万寿村。万寿村……。 |
因以古庙“万寿寺”得名万寿村。根据永府函〔2004〕40号原万寿乡重兴、石银(太平)村的18个村民小组全部合并为万寿村,其名沿用至今。万寿村……。 |
明朝中期建场,取其乡民健康长寿之意,得名万寿场。因村委会驻地万寿场得名万寿村。1949年为飞龙乡6保,1950年改称飞龙乡6村,1958年为云集(区),人民公社8管区3连,1961年为华中公社万寿大队,1984年为华中乡万寿村。2004年为云集镇万寿村。得名后沿用至今。万寿村……。 |
因本村村民希望本村的人能够长寿,故得名万寿村。由团坝、逸乐、共和3村合并而成。1950年9月前为团坝名为五堡,属龙潭镇。1950年9月龙潭撤镇设乡团坝村更名为万寿村,与逸乐、共和村一道,属龙潭乡。1953年龙潭乡分置共和等4乡,万寿村、逸乐村属龙潭乡,共和村属共和乡。1955年共和乡并入龙潭乡后,共和村复属龙潭乡,1958年公社化后为万寿、逸乐、共和大队,属龙潭公社。1961年复置大同公社后万寿、……。 |
以辖区内竹根村的万众庙,祈求人们身体健康长寿,故名万寿。1950年成立乡民会,1953年改为乡人民政府,1955年改为低级社,1957年改为高级社,1958年改为生产大队,1987年改为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万寿村位于南丰镇东北面,村委下辖12个村民小组,拥有耕地1902亩,总人口3385人,有党员32人,村干部5人。2008年人均纯收入4909元。近年来,万寿村委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万寿村村民的……。 |
1953年称万寿乡,1958年改称万寿大队,1983年改称万寿乡,1986年改称村委会,1989年改称管理区,1999年改称村委会,2002年4月因乡镇撤并,撤销回澜镇,划归清新县太和镇管辖,2004年11月万群、万星、万寿村委会合并,设立万寿村委会,沿用至今。万寿村……。 |
万寿村是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山北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50804200203。 |
万寿村是广西贵港市桂平市罗播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881203211。 |
万寿村是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102116214。 |
万寿村是黑龙江牡丹江市林口县柳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1025105206。 |
清初周姓建村,因处十字路口,四方过路人都于此歇脚,得名万家庄,并与东侧小河上建一桥,得名万寿桥。清初建村。1958年8月成立万寿大队,属彭新公社。1983年7月改为万寿村民委员会,属彭新乡。2000年8月撤乡建镇,属彭新镇。万寿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