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楼村位于310国道南侧处,南与闫集、北与高楼村接壤。地域面积3.4平方公里,全村共10个村民组,1100户,4900口人。全村有耕地4097亩,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业为主。2010年人均收入3000元,村集体收入6万元。2007年,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汪楼村、唐楼村整建制并成汪楼;调整后经上级许可新村名称为汪楼,辖汪楼、花王庄、六子、宋楼、马元、唐楼、吴楼、李子元、孙庄等自然村,面积404公顷,……。 |
汪楼村座落在楚店镇西北,距镇政府12.5公里,东至李楼北,西至公吉寺,南至宋徐村,北至公吉寺,所辖八个自然村,一所村卫生室,一所小学,共有人口4114人,村两委成员6人,计生专干2人,耕地5948亩。村庄之间有柏油路,山石路贯通。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人们善良、勤劳、俭朴、安居乐业。党员70名。 20%劳动力在家从事种植、养殖、建筑、食品加工业、餐饮业等;80%的劳动力转移到……。 |
清顺治年间,汪姓从湖北麻城迁此,筑楼成村,故名。明属柳寨里。清属柳寨保。1921年属陡沟镇。1932年属陡沟联保。1945年属陡沟乡。1951年属大鲁乡。1956年属老店中心乡。1958年为陡沟人民公社第八营。1961年建汪楼生产大队属老店人民公社。1962改属陡沟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汪楼村民委员会,属陡沟乡。1988年改属陡沟镇。汪楼村……。 |
清代中期,汪姓人家由南方迁居至此,后盖楼建庄,故名。清代,设保属古息里。1936年属城关区联保。1941年属古项乡。1950年10月,属项店区杨店乡。1956年1月属杨店中心乡,称汪楼小乡。1957年3月属杨店乡,称汪楼高级社。1958年建汪楼大队,属杨店公社。1983年12月改汪楼村民委员会,属杨店乡至今。汪楼村……。 |
清初汪姓建楼,取名汪楼。1974年析董畈大队东部建汪楼大队,属汪桥公社。1983年改为汪楼村民委员会,属汪桥乡。2002年属汪桥镇。汪楼村……。 |
汪楼村是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马坊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024111216。 |
明洪武十五年(1392),汪氏在此盖楼立庄,取名汪楼。1949年12月,称汪楼行政村,属城关区。1954年9月,谷熟县并入虞城县,属老县城。1955年12月称汪楼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利民乡。1958年称汪楼生产大队,属利民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汪楼村民委员会,属利民乡。2001年利民镇乡合并属利民镇至今。汪楼村:位于利民镇以东3公里处。……。 |
汪楼村位于武庙集镇镇政府以西两公里处,全村面积3.9平方公里,共有8个村民组。全村耕地2119亩(其中水田1043亩),人均耕地1.51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水面面积391亩,拥有林地161.14亩,分布在村干道两侧。汪楼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又地处丘陵地带,土地贫瘠,生产生活方式落后。截止到2017年12月汪楼村人口1410人357户,其中常年外出人口约531人主要劳务输出于江浙地带,党员……。 |
该村是汪家的寄庄子,且有楼,故名。1973年,设立汪楼大队,隶属敬安公社。1983年,设立汪楼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于敬安乡。1985年,撤乡设镇,隶属于敬安镇。汪楼村:位于敬安镇西北6.5公里处。……。 |
明朝光宗年间,以汪姓先祖在此占产立庄建楼,故名。1958年成立金陵公社汪楼大队,1983年更名为汪楼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乡镇合并后隶属范楼镇,沿用至今。汪楼村:位于范楼镇以北5公里处。……。 |
汪楼村位于大黄线东侧,全村总人口784人,208户,耕地835亩,以粮食种植为主。全村共有党员26名,村两委4人是在2011年4月份选举产生。村内养殖业,蔬菜种植较为发达,村民种植西红柿150多亩。村内道路,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