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村村……。 |
汪村村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坑口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1021200999。 |
汪村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中部,距呈坎镇政府驻地呈坎三公里。全村由上汪村、下汪村、东横、叶村、下家碓5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组成,人口2200人,651户,全村总面积24平方公里,汪村村系畈山区农业资源较为丰富,是宜农宜林的综合发展地区。全村水田1900亩,旱地165亩,林地9000亩,其中茶园面积3000 亩,森林覆盖率达75%。农业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业以水稻、毛竹、茶叶为主;养殖……。 |
汪村村委会距镇政府1公里,205国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基础条件良好。汪村是以农业为主体的村,位于白地镇西北部,辖19个村民组,农业人口2443人。全村村域面积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09亩,有林面积5000余亩。辖19个村民组,637户,2419人,其中浙江库区移民人口683人。 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1个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6个党员中心户,共有党员81人,其中女党员1……。 |
汪村村位于渔亭镇西南方向渔瑶公路线上,距渔亭镇政府约5公里,渔瑶线贯穿全村,交通较为便利,村南西与休宁、祁门接壤,西面与考川村及祁门接壤,是一个三县连接处,全村辖有6个村民组,共302户,1100人,其中劳动力585人,党员33人。汪村村有山场9750亩,耕地1535亩,其中水田875亩,旱地285亩,临时性耕地345亩。主导产业以茶叶、毛竹、粮及第三产业为主。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政府的领……。 |
一、地理位置汪村村地处休宁西南边陲,距县城66公里,与齐云山、西递宏村风景名胜区相距54公里;与江西瑶里风景区相隔37公里,是汪村镇政治、经济、文化、物流中心。二、自然条件汪村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群峰竞秀,绿水环绕,林木葱郁,山脉和河川盆地相间分布,全年降水量1777mm,主要降水集中在早春和梅雨季节,伏秋多旱,全年日照1430小时,年平均气温13.620C,无霜期222.……。 |
因命名时以梅源山自然村汪家命名。1958年人民公社化为汪村大队,属尧渡人民公社。1982年体制改革时为汪村村村民委员会,属建新乡。现属尧渡镇。汪村村基本概况 汪村村东与建东村接壤,西与董冲村相邻,南是山峰层叠的梅笼山。北是碧波满漾的黄泥湖可谓依山傍水,327省道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7.8km2其中耕地面积4900亩,林地6700亩,全村以农村种植为主导产业是农业大村,全村总人口1320人,下有13……。 |
1949年前成立属四维乡三保、一区四维乡,1950年属柏垣乡,1956年撤区,仍属柏垣乡,1958年成立柏恒人民公社建汪村大队,1968年改称香屯人民公社王村大队,1984年更名为汪村村民委员会,1991年撤乡设镇为汪村村民委员会,2006年并入泗洲镇,2011年划归香屯街道,沿用至今。汪村村……。 |
汪村村汪村村委会地处许村镇的西南边陲,与乐平洪岩山水相连,距镇所在地16公里,村委会共有8个自然村(新屋、团结、汪村、朱家庙、许坞、占村、北源蓬、宅家坞),10个村民小组,计262户,912人,其中有3个移民村,全村共有4个党小组,36名党员,其中女党员3名,水田面积1009亩,旱地面积250亩,林地面积5555亩。小(二)型水库1座,水面50亩(现已承包),山塘1座(由团结村小组管理)。村支书:……。 |
因清顺治间上饶市汪姓建村而得名。辖区1949年前为皇固乡第二十五保。1950年初属汪村乡。1958年为战斗(次年改汪村)公社汪村大队。1968年并入八都公社。1972年恢复原建制。1983年以前为汪村公社汪村大队,1984年改为汪村乡汪村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汪村乡并入煌固镇,称煌固镇汪村村村民委员会。驻地汪村,地名沿用至今。汪村村……。 |
历代江、汪姓同居,或曰江村、或曰汪村。清代属崇文乡九都;民国时期属大同乡;建国初属夏峰乡;1956年为夏峰乡与汪村高级农业社;1958年属大墅公社为夏峰管理区汪村大队;1961年为夏峰公社汪村大队;1984年全县政社分设后,设汪村村委会;1992年5月撤扩并后,属枫树岭镇;2001年行政村规模调整调整,属里商乡;2007年由原汪村、田畈、沙坑、楼底4个行政村合并为汪村村委会。2020年6月伊川村和……。 |
汪村自然环境优美,社会治安良好.村民朴实大方,遵纪守法.有着优良的传统文化!我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到我村投资这片“热土”。 汪村位于双港街道西面,距离市区约3公里,我村靠老320国道,村后面便是衢江,地理环境优良。我村有310户,人口近917人。人均纯收入近5000元。我村交通也十分便利,一定是大家投资的好地方,我们的大门永远为你们开着。……。 |
本村有197户人家,一共526个人口。党员有党员19个.村里一共有耕地55迷,林地120亩。村里人均收入为5100元。村里主要经济农作物大棚蔬菜,村里还有几个私人小企业,主要有印刷厂,服装厂和塑料加工厂。村里为新农村建设修建公路、自来水和村办综合市场80多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