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锣村位于青草镇西北边陲,西接潜山县,是青草镇唯一纯山区村,全村国土面积达18.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达1300亩,山林面积达2100亩,平均海拨为530米,山林面积大,地形条件复杂是铜锣基本的村情。几年来,村党总支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这根主线,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依托,大力实施……。 |
因境内人民群众庆祝全国解放,寓意普天同乐,故名同乐,后谐音为铜锣,成为村名。1949年前为郁山镇第五保和亲邻乡第十保辖境之一部。1951年分置为同乐村,1958年改称同乐大队。1984年1月改称同乐村,属三连乡,1993年三连乡划入郁山镇,同乐村随划。2003年,村组调整时,同乐村3、4、5、6、7、8、9、10组、堡上村合并为铜锣村,同时设立铜锣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铜锣村……。 |
因辖区内有铜锣井而命名为铜锣村。民国时期属彭水县文复乡第9保。1950年为文复乡第9村,后改为铜锣村。1953年1月文复乡析置天星乡,为该乡铜锣村。1953年10月彭水县天星乡划入武隆县,属天星乡铜锣村。1958年9月为天星公社铜锣管区。1961年改为铜锣大队。1984年1月撤公社建天星乡,辖铜锣村。2003年12月撤天星乡并入文复乡。2004年6月天星、羊鹿村并入铜锣村。铜锣村村民委员会于200……。 |
该村委会名称来源于当地地名,该地名来源于此地有一块农田形如铜锣,当地村民取名铜锣。1991年撤珠藏区设置铜锣乡乡,设置三新村,2009年撤小村并大村时,将桂花坪、白果、铜锣三村合建河兴村,2012年,铜锣乡和龙塘乡合并为江界河镇。铜锣村……。 |
1957年,该地有五家榨油厂,在榨油的过程中发出的声响好比是打铜锣发出的声音,故名铜锣。村民委员会驻铜锣故得名。1957年属铜仁县大坪乡管辖。1992年,属铜仁市大坪侗族土家族苗族乡管辖。2011年,属万山区大坪侗族土家族苗族乡大坪村管辖。2016年属万山区大坪侗族土家族苗族乡铜锣村管辖。铜锣村……。 |
该平坝中呈三角形分布三个浅圆形土坑,由于没有水源,只能积蓄雨水;因每次蓄水水量不等,致使坑沿留下的蓄水痕迹形似铜锣上的纹理。意指此地水源缺乏,是一个旱作区。这三个形似铜锣的土坑是该地典型地物。1950年,废除保甲制,属长梁区,名为铜锣村;1958年公社化,更名为同心大队,属桂花公社;1961年,恢复区建制,属长梁乡铜锣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长梁公社;1984年,撤社建区(乡),属长梁区铜锣……。 |
以地形像面铜锣而得名。1958年由铜锣团高级社转设铜锣团大队,1959年与塘款、牛场并入岩湾大队,1961年分开后,复名铜锣团大队,1984年实行政社体制改革,由铜锣团大队改为铜锣村民委员会,2016年牛场村并入,仍名铜锣村民委员会。铜锣村……。 |
铜锣村是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淦田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30221107207。 |
铜锣村是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花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321107213。 |
因明末清初,因铜锣村铜锣组唐吉典老人在铜锣组打铜锣,远销贵州、广西,故而得名。清代时属邵阳县温和都,民国时属宝庆县义胜乡;1949年解放初期时属邵阳县五丰铺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卫星人民公社;1961年为罗城人民公社铜锣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时为罗城乡铜锣村委会;1995年撤乡并区时为罗城乡铜锣居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并村时仍为罗城乡铜锣居民委员会。铜锣村……。 |
铜锣村是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中方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31221100211。 |
因村前有一丘似铜锣状水稻田,故名。1949年8月前属菖蒲乡,同年8月属神光区菖蒲乡,1958年公社化时属晨光公称铜锣大队,1968年与虎石、菖蒲合并为菖蒲大队,1972年分开称属菖蒲公社称岭下大队,1984年改称铜锣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铜锣村……。 |
铜锣山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山名为名。建国前至解放初属板桥乡辖。1955年置新岩乡。1958年公社化时改新岩公社,继而并入红桥公社,村名铜锣大队,属红桥公社辖。1962年复名新岩公社,村名铜锣大队,属新岩公社。1978年撤区并社,新岩公社并入大井公社,村名铜锣大队,属大井公社辖。1980年恢复新岩公社建置,村名铜锣大队,属新岩公社辖。1984年撤社设乡,新岩公社改新岩乡,村名改铜锣村,属新岩乡辖……。 |
铜锣村是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富兴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623107999。 |
铜锣村是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镇西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024109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