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区富山乡田岙村。全村274户,837人,其中党员36人,外出劳动力5人,耕地面积900亩,山林4680亩。村级产业发展情况,笋竹两用林。……。 |
田岙中心社区村位于六横岛的南部,三面临海,有沙滩4处,古林带2条,奇岩异石无数。全社区村陆域面积5.8平方公里,由田岙农业、田岙渔业、卫东3个经济合作社组成,总户数1071户,总人口3479人。全社区村设3个党支部,有党员110名,耕地面积542亩。有小型个体产业10余家。社区村共有工作人员6名,成立于2016年10月,驻地田岙。……。 |
自然村“田岙”以村临淀川,处山岙间而得名(淀,田同音);村委会驻,遂以驻地名村。解放初后为田岙村;1956年属大荆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田岙大队,属雁东管理区;1961年属雁东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为田岙行政村,属雁东乡;1992年属大荆镇。田岙村(社区)位于大荆(镇)雁东社区,全村(社区)总面积10.5平方公里,共1个自然村,耕地总面积890亩,其中水田790亩,旱地200亩;农作物……。 |
田岙村位于五龙的西面,距县城大约5.6公里。全村共有363户,总人口838人。2012年,田岙村劳动收入40392元以上,人均收入19925元以上,有300马力以上的船只4艘,休闲渔业小机船45只,下海渔民151人,从事渔家餐馆、旅馆等第三产业人员310余人。近年来,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科学整治,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渔……。 |
田岙村位于楚门镇东北部,交通方便,76省道复线公路穿村而过,田岙村东邻石角村、坑郑村,西邻彭宅村,北冯家、上井头、毛竹下四个自然片组成,分为13个村民小组,共有380户,1088人,有耕地面积467亩,其中水田100亩,山林600亩,现有党员40名,共青团员18名,妇女代表3名,村民代表32人。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8亿元,农村经济收入200多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3.6多万元,农民人均……。 |
田岙村地处风景秀丽的蒙顶山脚下,气势宏伟的平潭水库大坝下。清澈见底的蜿蜒小溪,郁郁葱葱的树木竹林。历史悠久,物产丰饶。历代先祖贤达勤劳补实,热情好客。全村共有250户人家,共640人,耕地面积280亩,山林3363亩。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农村城镇化的推进,2003年迁村址于现在东岙口。 新田岙村距西周镇中心1.5公里,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田岙人正以“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承传统、继选祖……。 |
田岙村位于琴江南岸,约3公里距集镇所在地,村路连接74省道,交通十分便捷,全村现有村民小组12个,共478户,总人口1509人,其中村两委干部9人,党员31名,育龄妇女413人。田岙村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相传南朝末年隋灭陈。陈霸先皇族后裔携眷浮海至三门港。楼居濒临大海的浮门港口,唐末侍御史大夫怀珣迁窦川(园里),后转迁宁海水车,元朝时(距今约600余年)再迁至田岙村,自我国恢复高考至今,大专毕业以……。 |
据沙柳《皈章山叶氏宗谱》,清顺治年间(1644-1661)有叶国瑞偕其流洋鲍姓表兄弟狩猎来此,见近处土地平旷,兼有海利,遂同迁此间小山岙内建村,并在门前开出一片稻田,故称田岙。1975年田岙、李家岙、岐头、岭脚下四个大队合并称友谊大队,1983年分建行政村,下立李家岙、岐头、田岙(包括岭脚下),1986年以驻地为名,改称田岙村。2006年根据宁政函[2006]25号《宁海县人民政府关于越溪乡亭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