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各自然村位于一片田垄的背后命名田背。建国前夕归石壁管辖。建国初期属二区田背乡,1958年属凤山公社田背连,1961年属凤山公社分田背,官中二个大队,1966年属淮土公社合并为田背大队,1984年属淮土乡,并成立田背村村民委员会。田背村……。 |
田背村东接由安村,南与罗溪村、蛟腾村交界,西与武平县象洞乡泰山村相连,北连陈和村。距集镇一公里,村落面积15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1767人,459户,15个村民小组。田背村是共和国少将刘振球的故乡,刘振球将军(1909——1997),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0,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 |
田背村位于武平县城往北205线21公里处,全村下辖13个自然村,设立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13人,现有林地面积14170亩,其中省级生态林面积6047亩,耕地面积1717亩。我村地处武北南大门,大部分的群众居住在205线两旁,以传统方式耕种水稻、烤烟和蔬菜等农作物,主要经济来源大多依靠外出务工、县城周边地区打零工以及种植业。近几年来,先后荣获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文明村”、省级“五个好……。 |
梅州市丰顺县田背村位于小胜镇南部。田背村辖13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255户,人口1222人;全村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3.13亩。田背村年平均气温为21°,年降雨量约为1700,气候特征。主要经济作物有农作物,村特色经济收入有3.3万,上一年田背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55万元。近年来,田背村发展经济的措施以及成果:发展青榄,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经济……。 |
梅州市大埔县田背村位于洲瑞镇。我村辖26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476户,人口2796人;全村总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68亩。我村年平均气温为20.7°C至21.4°C,年降雨量约为1450毫米,气候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日照、雨量充足。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蔬菜、花生、木薯等,村特色经济收入种植水稻为主,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814万元。2009年村集体经济约2.34万元。全村以纯农……。 |
1949年7月前为江口乡第15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城厢区枫塘乡。1952年属第7区枫塘乡。1956年密村、枫塘组成密塘高级社,属江口乡。1957年为锦江乡。1958年为锦江公社田背大队。1962年与密村分开,为江口公社田背大队。1968年与章江合为联合大队。1972年分开,仍为田背大队。1984年为芦洲乡田背村委会。田背村……。 |
1932年、1949年前夕均属壬田区合龙乡。1949年初期属壬田区田山乡。1958年属壬田公社田山大队。1963年属合龙公社田山大队。1968年属壬田公社田山大队。1972年属合龙公社田山大队。1976年设田背大队。1984年属叶坪乡田背村村民委员会,该地名得名后沿用至今。田背村……。 |
1949年8月前属河岭乡。1949年8月称城关区田背乡,公社化时称城郊公社田背大队,1962年称西厢公社田背大队,1966年并入城郊公社,1969年与长布合并为田背大队,1972年分开称原名。1984年改称田背村村民委员会,得名后沿用至今。田背村……。 |
“田背”指处乌桕坝河东岸河谷地,村旁山形似行走在田里的象,建村在象背地取名田贝,后尔演变称田背。1949年前属永清乡,第一保(鹤岭下),三保(田背),四保(转头江,贞女围,双龙围,石咀头),1951年初属田背乡,罗星乡,1956年分为田背及斜溪两高级社。1958年属乌桕坝人民公社田背大队,1962年分田背,贞女两大队,1968年贞女,高溪,竹园头合并归田背大队,1974年分田背,竹园头两大队。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