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和村现有人口2000多人,村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2名,农民收入以茶叶、香菇为主,境内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景文石产于本村双河风景区。该石表面自然形成的斑纹构图奇巧,变化万千。有的似书法,正、草、隶、篆兼有。有的像图画,工笔勾描,栩栩如生。美学家王朝闻称之为“石中王牌”。四和村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
2008年“5.12”地震后,宕昌县政府将此地定为灾后安置点。安置来自新寨乡、两河口乡、临江铺乡和甘江头乡四个乡的灾民。由于来自四处地方,希望来此居住的群众和睦相处,安居乐业。所以起名为四和村。2008年“5.12”地震后,宕昌县政府将此地定为灾后安置点,设四和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四和村……。 |
四和村位于胪岗镇中部,处于胪岗镇、两英镇、峡山镇三镇交接处,地理位置偏僻,南面距大南山山脉约4公里,陈沙公路穿过四和村南光片。村址、行政机构设立在四和村和光片,即溪和路路南面,距胪岗镇路程5公里。全村由七个自然村组成,各片经济独立核算;2013年底共有总人口7022人,户数1197户,人均年纯收入4650元,集体经济特别薄弱,历年都是市、区的落后贫困村。村集体特别是星光片(可田沟)干部人选配套不齐……。 |
1976年四楼村从四和大队分出自立大队;1984年2月撤销生产大队设立四和乡政府;1986年改为四和村委会;1990年改为四和管理区办事处;1999年改为四和村委会,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四和村位于坪上镇东部,榕江南河南岸,毗邻大溪镇,全村有460户,1913人,下辖3个自然村,耕田面积673亩。村年集体收入5.5万元,村民年均收入4800元。村民的经济来源以种植农业及外出务工为主。……。 |
原由赤石,蒲竹,里侯,寨上合成的村,取名四和村。在周朝年代,罗、杨、廖三大姓,在不同的迁移地过程,罗姓迁移至湖南湘阴县,杨性迁移至河南地区,廖姓也迁移至河南地区,当时为辟战乱,三姓再次迁移,至福建等地,明初,又由福建再次迁移至广东梅县地区,陆续入四和,四和是新中国成立后,以赤石、蒲竹、里侯、寨上合并而成一个村,故名叫“四和村”1966年赤石并入甲坑村,但仍称“四和”。民国29年四和性坪石乡,196……。 |
解放后,因村制改革,将星子区沈家所辖的新庄划归瑶安,并把它合并到丰阳所辖的四个村,四合和一,取和睦之意。后划归瑶安乡管辖。四和村委会位于瑶安乡南面,距乡政府约8公里,人口969人,耕地面积280亩,办事处设在江红村,村委会地处半山区,土地肥沃,但部分农田缺水,村民以林业为主要农业产业,以出售竹木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辖下5人自然村为:新庄村、塘冲村、江红村、罗滩村和黄连江村。……。 |
四和村委会位于岗坪镇圩镇北部,主村道路旁,是离圩镇较近的村委会;下辖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28多人,人均年收入5543元。四和村委会地处平原地带,距离圩镇2公里,有水田852亩,旱地83亩,地缘优势较好。维安村委会利用本地地势平坦,耕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种养业:1、发展连片种植优质蔬菜基地,现共有面积约50亩的优质蔬菜基地;2、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大户,扩大生猪饲养量,为村委带来了巨大收益;……。 |
四和村是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亚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50923111201。 |
四和村是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滩营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603203209。 |
四和村是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凤凰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121206210。 |
四和村是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昌平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421203206。 |
四和村是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横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922113205。 |
传玉皇大帝之女带领妹妹九女下凡,羡慕人间美景,流连忘返,“槐公”为媒配董永,天庭震怒,将天女打入九女塚,即形成了九女塚古墓群。故而得名九女塚。1958年改为共和村。1986年分村,因由前郭家街、后郭家街、韦家闷、后游寨四条街合在一起组成的,故取名为四合村。又因民委员会位于四合,故名四合村民委员会。1958年8月,与其他六个自然村成立孙营乡第五生产大队,属孙营人民公社。1974年分设四合大队。198……。 |
4个村庄合并寓意、和睦相处,得名四合村。2020年村居规模调整,郭庄、段寨、潘家、董寨4个调整为四和村民委员会,办公地点在原郭庄村,属大寨乡管辖,沿用至今。孟孤屋村……。 |
四和村是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金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30528100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