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石洼村

石洼村

  石屲村位于兴丰镇东南部、离镇政府0.5公里,有村组2个,分别为(石屲大庄和磨车湾组)全村总户数280户、总人口1184人,流动人口为804人,常住人口380人。女性人口557人,男性627人,60岁以上173人,有劳动力752人,外出务工人员385人;全村有耕地面积3389亩,林果面积1150亩(其中苹果150亩,花椒1000亩),支柱产业为花椒,种植以花椒等作物为主。石屲村产业发展主要以花椒为主……。
  原名冯家庄,明末毁于兵火;清初,石姓在此低洼之处建村,故名。清代属丰南保。1929年属南区。1934年属四区(堂街)。1947年属三教堂镇。1934年属四区(堂街)。1947年属三教堂镇。1948年属三区(堂街)。1958年属堂街人民公社,置关庄大队。1979年析置。1961年属堂街区。1965年属堂街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乡,属堂街乡,设石洼村民委员会。1989年堂街乡撤乡建镇,属堂街镇,袭设……。
  石洼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文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10421003213。
  清代,据传此处为洼地,野草丛生,时有群蛇出没,称为蛇洼。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黄河泛滥,蛇洼淤平,东300处屯赵集,同时毁于水,水退后,赵氏在此建村,取谐音为石洼。以村名命名。原属杞县。1928年归民权县,属人和区。1946年归克威县二区。1956年属双塔乡,称石洼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归双塔人民公社,称石洼生产大队。1983年属双塔乡,更名为石洼村民委员会。2016年属双塔镇,仍名……。
  清朝雍正年间建成,以石姓先祖来此占产立庄,故名。原名石洼大队,隶属单楼乡。1983年改为石洼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并归王沟镇,沿用至今。石洼村:位于王沟镇以南1公里处。……。
  原属海原县;1942年划归本县新营镇;1949年属新营区二乡(新开);1958年成立新开大队,属火石寨公社;1962年分设石屲大队;1985年改为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石洼村……。
  石洼村是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424100259。
  因村庄座落于石山洼中而得名。石洼村……。
  1949年属桥头二区,属山头行政村管辖;1959年属杨家湾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石洼生产大队;1984年改设石洼村民委员会至今。石洼村……。
  石洼村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土沟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930203999。
  石洼村是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义井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927101999。
  石洼村为明代建置,因村建在山洼背靠石崖,故名石洼村。该村在清代属朔州辖。1946年6月为朔县第四区管。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第七区,1953年7月属石洼乡,1958年10月属朔县下水头人民公社,称生产大队。1962年5月属平鲁县只泥泉人民公社。1984年5月改为只泥泉乡石洼村民委员会。2001年属下水头乡石洼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石洼村……。
  地处山区,群山环抱,村居多石头山洼,故名。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同年9月,建立石洼生产大队。属锁簧公社管辖;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建……。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