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源村位于西城镇的东部,是一个偏僻的山村,海拔从300米至800米,东与联建村接攘,西与东村村为界,北和梅仙镇为邻,南连解建村。距镇所在地7公里、县城12公里,毗邻红土地工业园区和“向莆”铁路尤溪站,现村内主干道均为水泥硬化,交通便利。上源村共有7个自然村,9个生产小组,258户,总人口997人,其中:男513人,女484人,劳动力总数556人,已向非农产业转移363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为促进……。 |
因境内泉源上游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怀渠(西营河上游)、永渠(西营河下游)。民国24年(1935),将六个行政管理区划分为2个镇、12个乡,属永昌乡第二十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永昌区白云乡二行政;1956年撤区并乡属永昌乡沈郁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永昌公社,……。 |
上源村是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龙溪铺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30522107224。 |
上源村是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井头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421104262。 |
“上”此地指“方位词”,“源”此地指“水源”,该地地名含义为该地处于上樟河水源的上游。1948年属樟村乡,1949年初属上孔乡,1958年设上源大队。1984年改为上源村民委员会,1988年设上源村公所,1994年复名为上源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上源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临川六区温泉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先后为临川六区展坪乡八区石井乡。1954年成立上源,下源等5个初级社,1955年转为石联高级社。1958年为展坪公社马家大队。1961年为金坪公社上源大队。1965年划属抚州市,仍称上源大队。1969年称红星大队,1981年复名上源大队,属北站公社。1984年5月北站公社改为抚北镇,同年上源大队改为上源村民委员会。上源村……。 |
清属义宁州上武乡二十二都,1949年前夕属窑铺乡第三保,1949年初属定江区二源乡,1958年为红旗公社上源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改为二源乡上源村民委员会,1995年12月并入永宁镇为上源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上源村……。 |
因其地处九源上部,且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1949年前属下南乡,1949年至1957年属九源乡,1958年属范镇公社金星大队,1963年复归范镇公社并入上源大队,1973年又属九源公社,1984年改为上源村民委员会,2006年属范镇,地名沿用至今。上源村……。 |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仁乡六十四都,1949年至1951年属余塅乡,1958年为向阳、前进大队,1984年改为界溪村与甘坑村,2004年机构改革时界溪村与甘坑村合并成为上源村,沿用至今。上源村……。 |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西乡七十二都,1914-1949年属黄龙区塘城乡。1951年属上源乡。1958年建全丰公社设为经红大队。1968年与经共大队合并为经红大队。1972年经共大队分出另设。1984年改为上源村,沿用至今。上源村……。 |
上源村是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40303100211。 |
上源村地处浙闽交界,毗邻浦城、松溪、庆元,两省四县交界处。这里毛竹资源丰富,素有“竹海之乡”之美誉。上源村区域面积7.9平方千米,人口593人,160户。主要经济收入以经营毛竹为主,外出的在龙泉、上海等地经商为主。耕地面积673.7亩,森林面积19330亩,其中毛竹林面积5745亩。2014年村集体收入10。9万元。从村庄周边的古树、古民居、古廊桥、古堆基,足以证明历史的变迁,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
上源村距乡政府11.8公里,有两个自然村,村两委干部共8人,全村已安装有线电视、电话,交通便利,乡道延伸公路4.5米水泥路已穿过上源、里黄两自然村,离丽水丽新乡的麻田村近3公里。去年完成村庄政治工程,今年年底前让村民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村民主要由山林、毛竹等作为经济来源,采箬叶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有两家竹制品加工厂。*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
上源村于2007年由原行台、塘下、南山三个村合并而成,距大洋镇1公里,东与大洋村,南与鲁塘村,西与庆丰村,北与徐店村交界,全村行政区域面积11.7平方公里。上源村共有村民小组29个,农户646户,总人口2209人,其中村民代表60人,党员72人。现有山林面积15937亩,其中8000亩为生态公益林;耕地面积1626亩,其中水田1026亩。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7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