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1983年前与响河属一大队,地理位置偏上,群众因特殊位置取名为上台子;,故而得名上台村村民委员会。解放初期为定西县城关公社响河大队,于1983年改设上台村委会城关乡人民政府命名,报送定西县人民政府审批,2003年更名为安定区凤翔镇上台村。上台村……。 |
谢姓最早迁入,本村现有谢、陈、梁、唐、郑、吴、杨7姓氏,最大谢姓。建国前属云浮县第四区,后划归讴塘乡,1957年撤区并乡属东坝乡,1958年划归郁南县西江人民公社,后又并南江口人民公社。1962年设上台生产大队,1987年为上台村委会,1989年为上台管理区办事处,1999年复称村委会至今。建国前属云浮县第四区,后划归讴塘乡,1952年属上台乡,1957年撤区并乡属东坝乡,1958年划归郁南县属西……。 |
1949年成立上台联安乡,包括上、下陈地、小地(现河北村委会管辖)、观茶(现观茶村委会管辖)、武岗(现武岗村委会管辖)、华坑(现仁化县管辖);1951年冬,成立上台初级社;1955年成立上台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为上台生产大队;1968年成立上台大队革命委员会;1977年复名上台大队;1983年改称上台乡;1987年改称上台管理区;1999年上台管理区改称上台村村委会,沿用至今。上台村……。 |
上台村有4个村民小组,356户,1587人,劳动力954人,党员21名,耕地面积2440亩,其中:田410亩,土2030亩,上台村主要以烤烟、养殖、外出务工等为主导产业。 --人口总数:1587人 农业人口:1587人非农业人口:/人--行政区面积:2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30.0亩--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发展口号:团结协作,快奔小康--所辖村:顶兴组,清池组,新建组,七丰组生产总值:712.……。 |
建村时间失考。因四周低凹不平,中间自然形成高台,后建村于高台之上,故名。1946年设村。1955年,称上台农业合作社。1958年,称横水公社上台生产大队。1983年,撤社设乡,称横水乡上台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乡设镇,称横水镇上台村民委员会。1994年,撤县设立林州市,称林州市横水镇上台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上台村位于林州市东北方向,东与安阳县毗邻,距离横水镇10公里。全村人口1123人,……。 |
上台村是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南山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220113016201。 |
上台村是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兴业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220103006200。 |
因此地地处高台,人们称高为上,得名上台村。1958年为上店公社(后来改为河川公社)上台大队;1983年改为上台村委会,属河川乡管辖。上台村……。 |
台子村,由“巴哇台子”简称而来,明朝时,这片南北走向的台地上居住着巴哇族,故名“巴哇台子”,简称“台子”,后人口繁衍,庄户扩大后,又分为上下台子。1949年后上台村属下台乡管辖,1958年8月属沙塘川人民公社管辖,1959年2月属于贺尔川公社。后来大公社被分为小公社,因而诞生了台子人民公社,命名为上台大队。1984年台子人民公社再次更名为台子乡上台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上台村……。 |
当时因为史姓农户从各地搬迁至上台村,同时地理位置高而称为史家台,后改为上台村,故名。于1930年,由波航乡波航村搬至本地,成立上台村,1983年体制改革为上台村村委会,归属于波航乡。上台村……。 |
该地区为申中十三族(藏族)牧地,帐房居台地,故得名帐房台。1949年建政时为上帐房台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上帐房台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政称上帐房台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时改为上台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原属马场乡,2001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属上新庄管辖。上台村……。 |
上台村是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302111251。 |
1972年为上台公社,1973年改为上台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改为上台乡,1988年撤区建乡改为上台村公所,2000年村改委后改为上台村民委员会,至今沿用。上台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