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洞村位于盘陀镇东北部,北邻蒲野村,南邻通坑村,西邻大南坂农场新民作业区,东邻大南坂农场青年山作业区。发源于梁山的盘陀溪自西南向东北流经本村,至蒲野村汇入鹿溪。政区沿革上洞原名象洞,讹音上洞。清代为八都象洞保。民国时期属盘陀乡(后合并于绥安镇)的蒲凤保。新中国初期,属第二区的上洞乡,1 9 5 5年1 2月第二区改称石榴区,上洞乡合并于蒲凤乡,成立猛进生产合作社,1 9 5 8年9月,属石榴公社梅……。 |
因村委会设在上洞,该村下带有一片田洞,故名。1958年成立生产大队,1983年由生产大队改为乡,1987年5月,上洞乡改称上洞村民委员会,1989年10月,上洞村民委员会改称上洞管理区,1999年4月,上洞管理区改称上洞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上洞村……。 |
茅冈洞由南至北,由高到低,分上洞、中洞、下洞,处在最北端的称上洞,故名。清代,属开平县平康都。民国时期,属开平县第五区上洞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开平县三区上洞乡。1955年,属开平县百合区上洞乡。1961年,属开平县百合公社,称上洞大队。1983年属开平县百合区公所,1984年称上洞乡人民政府,1986年,撤区公所建镇,属开平县百合镇,称上洞管理区。1993年,属开平市百合镇,1999年称上……。 |
上洞村位于小坑镇东部,毗邻始兴县,全村总人口1745人,辖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34户,全村山林面积45000亩,耕地总面积2557亩,其中水田面积1508亩,是典型革命老区村。上洞村委现有“两委”干部5人,党员45人。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52.3万元,村委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两座水电站和与镇政府企业办电站分红等。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种养业、林业和劳务输出。 上洞村委基础设施逐年完善,实现村村通电……。 |
上洞 村委会位于大湾镇西南面,距镇政府约 10 公里,人口 5138 人,耕地面积 3500 亩,办事处设在 邵屋 自然村。上洞村委山地多,矿产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农业结构调整后,上洞村委大量种植经济作物,效果较好。辖 21 条自然村,分别为:仕贝塘、建忠、麻庙、西瓜岭、邵屋、坑口、新田、谷冲、建红、古洞、南向围、理桂塘、汉塘、江头、井围江、介板山、金盏寨、小深塘、江仔、洞内、樟树脚……。 |
1952年,成立乡镇府;1956年,成立初高社;1958年,设上洞大队,属新桥公社;1959年,属白诸公社,称上洞大队;1968年,改称光明大队;1969年,复称上洞大队;1983年,称乡人民镇府;1987年,成立村委会;1989年,改称上洞管理区;1998年,改为上洞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上洞村位于镇西北部,河白水库内,村前大队公路贯通白诸公路。辖5条自然村,住户450户,人口1570人,耕地1……。 |
坳仔镇上洞村位于坳仔镇中部,省道S263线旁,交通便利,村域面积14.65平方公里。全镇辖13个村民小组,363户,总人口1953人。上洞村山地总面积1.6万亩,水田454亩,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是厘竹种植及加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2万元,人均年收入5653元。上洞村委会干部4人,支部委员3人,村两委干部实行交叉任职。全村党员37人,其中女党员4人。……。 |
1949年-1957年称为上洞乡;1958年-1983年称为上洞大队;1983年-1986年称为上洞乡;1986年-1993年称上洞村委会。1993年-1998年改称为上洞管理区;1998年改称为上洞村民委员会,并沿用此名至今。上洞村……。 |
约三百年前书房下,坥陂村各祖先从不不同地方开始迁此置居时,围地处一条大山坑,地势也是三栋镇最高处,地形似一口洞且村委会设在上洞,故名。1949年10月15日,该村为上洞行政村,属三栋乡人民政府;1954年4月,撤三栋乡建制,该村为上洞小乡,属永湖第九行政区;1958年10月,幸福人民公社成立,取代了永湖、良井两个行政区,该村为上洞营,属幸福人民公社;1959年冬,幸福人民公社调整规模,一分为二,分……。 |
因唐朝年前从湖镇镇曲范祖先养殖蛋鸭,从曲范下游放蛋鸭至上游,后来祖先流落上游定居形成,故而取名上洞。清朝时期,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属博罗县第五区,辖四维乡一个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二区柏塘区;1950年至1957年,属平安乡;1958年,属博罗县平安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区建置属柏塘区;1986年,改区设镇属平安镇;1990年,设立平安镇上洞村管理区;1999年,称博罗县平安镇……。 |
此处高山环绕,从最高峰上看似洞口状,故名。1931年8月,属惠阳县梁化第十区,称上洞乡;1951年12月,属惠阳县第十五区(区府设在梁化镇),称上洞小乡;1986年,从仙洞析出称上洞村;1987年3月,依据惠东府函﹝1987﹞26号文的批复,改称上洞村委;1989年,改称上洞管理区;1998年,改称上洞村委会,地名沿用至今。上洞村……。 |
12、广东省东莞市企石镇上洞村 上洞村位于东莞市企石镇东北部,面积4.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2573人,698户,下辖自然村11条。目前有企业28家,员工2500多人,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制衣、皮具、印刷、塑胶制品、木器制品、五金、化工等。 上洞村切实以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着力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对村内主要巷道进行硬底化改造。同时,该村致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积极兴建集体厂房,加强招商引资工……。 |
因该地处于狭长大山沟上端,方言“沟”为“洞”,故名。1958年称上洞大队,1983年称上洞乡,1987年称上洞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上洞村委会,沿用至今。上洞村……。 |
1950年属仙洞村;1953年属仙洞乡;1958年属仙洞大队;1984年属仙洞乡;1987年属赤岗镇称上洞村委会;1990年称上洞管理区;1999年改称上洞村委会,并沿用至今。上洞村……。 |
上洞原称汤坑,汤坑为古地名。汤坑为明隆庆三年(1569)永安建县时宽得都苦竹派社所辖的14个村之一。清代仍称汤坑,属苦竹派约,为其所辖之20个村之一。1952年5月汤坑以汤坑河为界一分为二,分别成立上洞乡和下洞乡。1958年10月成立上洞生产大队。1983年9月,改称上洞乡。1987年4月称上洞村委会1989年12月,改称上洞管理区。1998年11月,成立上洞村委会,沿用至今。上洞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