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古时曾由张氏、杨氏、黄氏三姓家族各组成一个村落,且住户多姓张而得名。解放初至合作化时归上良区龙王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归上良乡,设三村张大队。1965年,与三村杨合并为三村大队,1979年从三村大队分出设药辅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中更名为三村张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设三村张村。2004年村组合并时,撤销三村村,并入三村张村,2015年7月撤乡设镇,属上良镇。三张村……。 |
三张村位于和阳镇北部,村域面积3500亩,村庄建成区面积400亩,全村共有村民709户,2056人,农村“双委”干部5名,党员47名。村内主要道路已经硬化;有标准卫生室一处,有文化活动中心。有固定卫生保洁员,定期清理垃圾。村内进村路及主要道路两侧均种植单排行花草树木,且已安装路灯。 ……。 |
因村委会所辖三个自然村中以张姓居多,故名。1912年属西平县王寨保。1949年属权寨区。1956年属谭店中心乡。1957年属谭店乡。1958年设立三张生产大队,属促进人民公社。1961年属谭店人民公社。1983年撤人民公社设乡属谭店乡,称三张村民委员会。2005年与祁庄村民委员会合并,称祁庄村民委员会。2011年两村分设恢复三张村民委员会,属谭店乡。三张村……。 |
清初,自山西迁来三户张姓于此建村,故名。清末属裕州招老下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宣勤乡。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公社,为孙彰乡。1958年成立三张大队,属赵河公社。1984年改队为三张村民委会后,属赵河乡。1993年改置镇后,属赵河镇。三张村……。 |
明代,张姓从南京水西门枣林庄迁此建村,后发展人多,分别建前、中、后三个张庄,故名三张。1949年属二区。1955年属乔楼乡。1958年9月为乔楼人民公社三张生产大队。1960年5月睢宁合并,为睢县乔楼人民公社三张生产大队。1961年7月恢复宁陵县,为宁陵县乔楼人民公社三张生产大队。1977年为魏寨人民公社三张生产大队。1982年为乔楼人民公社三张生产大队。1983年12月为乔楼乡三张村民委员会至今……。 |
1958公社化时,得名三张大队,隶属于三张公社。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得名三张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于三张乡。1989年撤乡建镇,三张乡更名为三张镇。2001年将何刘乡并入三张镇。现隶属于三张镇。三张村……。 |
最早时曾三户张姓居民居于此地,故名三张。1937年属曲村编村。1949年属曲村行政村。1956年归三统高级农业合作社(曲村)。1958年属幸福公社。1959年属曲村公社三张管理区。1961年改称大队。1984年设立三张村村民委员会,属曲村镇管辖至今。三张村……。 |
三张村位于城北街道南部,东外环路北端,是一个传统型农业村。全村10个居民组,547户,共2236人,其中劳动力1180人,69名党员。土地面积6100余亩,耕地面积5200余亩,其中棉花300余亩,春播、夏播玉米4000余亩,葡萄500余亩,苹果200余亩,其他林果业100余亩,滩涂地100亩。全村21眼机井运作良好,除滩涂地外机井浇灌全覆盖。近两年在加快建设新农村进程中,村“两委”一班人齐心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