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溪村坐落高新段大道的中段,北接无城工业区,南接高新沟工业区,西联西大河,沿高新大道三公里。全村内铺设7.3公里的小水泥路,全村成荷包形状。交通十分便利,是高新大道中段人口最集中,区域最繁华的村,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村,全村现有农户1512户,总人口5137人,辖42个自然村,耕地面积4374.1亩,植树面积500多亩,其中水产养殖1308亩。三溪村现有亚东棉业公司、方舟驾校、华泰电缆厂、三友防水……。 |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岭南乡三溪村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全村辖3个村民组,164户,总人口621人。居住集中,村庄景致独特,水口雄观,古树成群,村内小桥流水,青石板小巷交错密布,古建筑随处可见,是个徽派气息浓郁的古村落,特别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坐落其中,更增加了该村旅游开发的壮丽色彩,是发展旅游业的好地方。……。 |
三溪村位于幸福乡东南部,是原沙滩、下堂、湖大三村合并而成。我村东与本县南丰毗邻, 北与县东夏镇隔老郎川河相望,南至新郎川河与本王村村接壤,山幸公路穿村而过,属典型的圩区村,生产粮、油、鱼禽、莲藕,蔬菜等农副产品,皖东南占地最大的龙虾养殖基地------上海幸福龙虾养殖基地位于村内,全村共同36个村民组,1118户,人口4126人,耕地面积4133亩,党员95人,干部6人,可供精养水面1580余亩。……。 |
三溪村位于永新镇南部,东与上厂村接壤,西与三会村交接,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全村幅员面积10.7平方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共821户1927人,其中外出务工680人。耕地面积7380亩(其中:水田面积2448亩),山林面积450亩,人均耕地面积3.83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主要产业为种植业。……。 |
三溪村,因境内三溪河,故名。1951年1月建三溪村,以驻地三溪河得名。1953年将花园村并入,1958年11月改为管理区队,1961年析出花园大队后为三溪大队,1984年改为三溪村,2004年9月村组建制规模调整原管辖范围不变,村委会驻地三溪村校,沿用至今。三溪村……。 |
因境内有三条溪流交汇于此,因而得名。1949年属巴县第四区蔡家乡第15保。1951年划入北碚建三溪村,1958年转为灯塔公社并为三溪管区,1962年析为蔡家公社三溪大队,1966年与农林合并为农村大队,1972年析复为三溪大队,1984年更名为三溪村。2003年9月,将原三溪村和农林村两村合并为现在的三溪村。三溪村……。 |
因境内是石梁河、大龙溪、小龙溪三条溪交汇处而得名。民国时期属永顺镇第11保,1951年2月建长坪乡,属该乡大锣村;1956年撤长坪乡,大锣村并入长坝乡;1958年9月为长坝公社三溪管区;1961年改称三溪大队;1962年三溪大队划入白马公社;1984年1月撤社建乡,为白马乡三溪村;1985年5月白马乡并入铁佛镇,仍为三溪村;同年7月铁佛镇更名为白马镇,仍辖三溪村;2004年6月黎明村和原道角村河坝……。 |
因位于三溪河畔而得名,三条溪流在境内汇合,故名。1953年,三溪村成立,隶属三溪乡;1958年,更名为三溪区队,隶属三溪公社;1961年,更名为三溪大队,隶属三溪公社;1984年,更名为三溪村,隶属三溪乡至今。三溪村……。 |
因有三条河溪流汇入处,故名三溪村。早年名为三溪。1981年成立为三溪大队,三溪大队隶属峨溶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村,隶属峨溶乡。2001年划入峨溶镇。2003年合村并组时撤销有大贵村、小贵村、贵板沟村并入。该名沿用至今。三溪村……。 |
有溪源、十字路、大林山等三条小溪汇聚村中,合成一溪,流向坂东,故称“三溪”。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三溪村村民委员会”。宋属永宁乡孝顺里。元保持不变。分都时属四都桥头村。明代与三都等都同属统一个图。清代属旌良乡桥头、碓垅村。民国时期属玉文镇三溪保。解放后,1950至1954年属第五区三溪乡。1955年设前光、龙光两个大队属坂东公社。1960年合并设三溪大队。1961年属三溪公社前光、龙光大队。196……。 |
三溪村位于长乐市江田镇,亦名鼎溪,因屏山诸溪流会于石潭,成鼎足三分之势而得名。上游称潼溪,下游析为北、南两溪,北溪又名祠堂溪,南溪又叫街当溪。这里风景优美,人文景观颇具特色。有诗赞曰:“列嶂如屏挂望中,流霞晚罩气熊熊。斑斓五色迷苍洞,盘郁千层拥碧穹。散绮遥连江练净,腾辉斜接日华红。溪山不数吴航胜,第一曾闻品晦翁。是首批省级5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距长乐市区15公里。耕地面积1679亩,林地面积119……。 |
青水畲族乡三溪村距乡政府北侧13公里,毗邻国家级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是永安市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全村有四个村民小组,117户,人口514人,全村总面积17228亩,其中有耕地面积587亩,农民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发展“烟—稻—菜”农业模式。近年来,为切实改善我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我们大力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抓好烟叶产业为重点,巩固烟叶种植面……。 |
三溪村位于溪口乡西部,是我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县长张昭娣的故乡。本村地理位置较偏僻,距集镇6.5公里,海拔585米,年平均气温17.5度,无霜期265天,年降雨量1800毫米,森林覆盖率约82%。全村辖6个自然村(其中省定4个、县定2个),共有农户190户,总人口760人,耕地面积958亩,人均1.26亩,山林面积15184亩(其中竹林5000),人均山林20亩、竹林6.58亩。已实现全村通电、通电……。 |
三溪村,即村民于三条小溪溪畔定居形成的乡村。明清时期属大里都管辖。1950年前为白莲乡墈厚保所辖。1950年后为第三区管辖的三溪乡。1958年9月后为红光公社大队所辖,1960年1月成立三溪大队,1961年10月改属白莲公社管辖。同年墈厚、铜岭、牛岭从三溪划出,分别改立大队。1967年又并入三溪大队,1970年11月又复改墈厚、铜岭、牛岭大队。1984年9月三溪为白莲乡管辖的村民委员会。三溪村……。 |
因该地有三条小溪,故名。1954至1962与光溪乡合并乡,1963年分为三溪大队,1976年成立三溪乡,1994年成立三溪管理区,2000年设立为三溪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三溪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