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天命年间,李姓从山西枣林迁此定居,在村中盖三座楼,故名三所楼。1912年时期属汝南县。1949年属汝南县杨埠区高扬店乡。1951年汝南、平舆分治后,属平舆县和店区。1956年属高杨店中心乡。1958年建四门代营三所楼连,属庙湾人民公社。1960年设立三所楼生产大队,属庙湾人民公社。1962年属高杨店人民公社。1984年设立三所楼村民委员会,属高杨店乡。2011年属高杨店镇。三所楼村……。 |
清康熙三年(1671)李姓在此建三所楼房,东西依次排开,彼此相距2里,不久后形成三个村庄。分别以所处地位置命名东所楼、中所楼、西所楼。1949年属太康县第四区(高贤)。1958年8月成立三所楼生产大队,属高贤公社。1965年划属芝麻洼公社。1983年11月更名为三所楼村民委员会,属芝麻洼乡至今。三所楼村……。 |
明初,王氏兄弟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建楼房三所,故名三所楼。1918年属商水县南区扶苏寺地方。1947年12月三所楼属郾商西县民主政府。1949年2月属商水县民主政府,4月属九区(巴村)扶苏寺乡。1951年4月属十三区(白寺)黄庄乡。1955年12月属八区(白寺)扶苏寺乡。1956年10月属高庄乡。1958年5月属白寺乡,8月属农场。1959年7月属巴村公社。1961年2月属白寺公社。1961……。 |
清代,此地有一李姓老人,家境富裕,膝下只有一独生女,且已嫁入外村,生活过得一般。老人想为女儿建一幢楼,便携银前往。在楼房兴建期间,老人的外孙每逢饭时,只唤祖父吃饭,而从不唤外祖父,每日如此。老人大怒曰:“嫁女如泼水”,当即携银回村,给自家三个亲侄儿每人建起一所楼,从此之后就叫三所楼,故名。1949年属西夏亭区朱湾乡。1958年属西夏亭公社朱湾大队。1975年划归新增设的黄土桥公社。1984年为黄土……。 |
清乾隆年间,申、乔、王三姓从延津下延迁此各盖一所楼,故名三所楼。后分为前三所楼、后三所楼两村。清代属扶沟县王村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北区(白亭)。1949年属扶沟县二区(白潭)。1958年设三所楼大队,属白潭公社。1983年改为三所楼村民委员会,属白潭乡。1996年属白潭镇。三所楼村……。 |
传以前因一户人家三个兄弟勤劳致富,分家后分别干了三座大楼,故名三所楼村。又因民委员会位于三所楼,故名三所楼村民委员会。1958年8月,成立三所楼生产大队,属朱砂人民公社。1961年7月属朱砂区。1963年4月属朱砂人民公社。1975年3月属长智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三所楼村民委员会,属长智乡。2001年4月属长智镇至今。三所楼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