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村委会驻地三层房子,而得名。三房村:1950年前系二郎乡第9保,1951年得名为三房村,1958年为三方管理区,1961年为三房大队,1983年改为三房村。红庙村:1950年以前系二郎第8保。1951年因村镜有白鹤林始名白鹤村,1958年为白鹤管理区,1961年为白鹤大队,1980年因重名而更名红庙大队,1983年改名为红庙村。2007年,红庙村、三房村合并为三房村。三房村……。 |
三房畲族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是青水畲族乡九个少数民族村之一,三房畲族村位于永安市东南部,海拔720米,距乡集镇所在地7公里,分三房、乌坑两个自然村。全村六个村民小组,共301户,1323人,其中畲族人口78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3%,总面积13397.6亩,全村有耕地面积1715亩,其中竹林面积1750亩,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有经济来种植粮食、烟叶、蔬菜、玉米及养殖业,全……。 |
据传说,当地有一个富地主,妻妾成群,三房组是三房原前居住的地方,因此得名三房。1983年命名为三峪乡三房村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三房村……。 |
该村因同时迁来三家姓氏,取村名三姓房。至清朝演化为三间房,1969年简称三房至今。建国初期沿袭村公所建制,属三间房乡管辖;1957年7月乡镇合并后,属冉庄乡管辖;1958年8月建公社后,村公所改称生产大队,属李庄公社管辖;1961年5月公社调整后,属冉庄公社管辖;1984年5月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后,改称三房村民委员会,属冉庄乡管辖;1984年11月乡改镇后,属冉庄镇管辖。三房村……。 |
三房村位于程河镇东北,东与枣阳接壤,北与张寨村、西与七房村、东与西刘村相邻。人口现状:辖10个村民小组,2300人,其中35岁以下1350人,80岁以上老人34人。村级组织:村“两委”成员4名,其中村党支部书记1名。全村党员61名,其中80岁以上老党员2人,35岁以下年轻党员11人。……。 |
白沙镇三房村位于白浪山与七峰山交界处,现有国土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0余亩,山场面积3400亩,是一个交通不便,地势不平的贫困山区村。人口现状:三房村共有7个小组,6个自然弯,220户,共1020人,外出务工人员240人,空巢老人7人,留守儿童10人,贫困户60户,共245人,其中低保户35户,共75人,五保户7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2人,党员26人,其中女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 |
三房村位于镇西北7.8公里处,建国初期称为三房乡,1958年称经建二队,1960年以驻地王岗命名,1980年因重名又改称三房大队,面积5.63平方公里,人口1746人,辖8个村民小组,合并后14个小组,7个自然村庄:大三房(程家大房)、杜庄、小三房(程家小房)、申岗(下申岗)、王岗(下王岗)、上王岗、杨庄。檀湾果园并入后,三房村面积为8.42平方公里。……。 |
1950年后,属姜王指导组;1957年为旭光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红城人民公社,设立旭光中队;1959年旭光中队改名为三房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红城区姜王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红城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属红城区姜王乡,原名称三房大队变更为三房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红城乡;2017年9月12日薛李村、古江村和三房村合并为三房村,属红城乡管辖至今。三房村……。 |
古时黄姓三兄弟分家,分居上、中、下三地,故名三房。1958年建三房大队,属武阳公社;1961年析为三房、连塘、双鸣3个大队,属桐木公社。1966年连塘大队并入三房大队,1984年4月改为三房村,同年12月析为三房、连塘2个村,先后隶属武阳公社、武阳乡和武阳镇。2016年4月,三房、连塘2村合建为三房村。三房村……。 |
“三房”指三房自然村,因在下屋村居住时,有四兄弟,迁此地居住的是老三,也称“三房”。因驻地在三房,故名。1950年属三塘乡,1953年属后湖乡,1958年属团结公社团结大队。1961年析出,以驻地得名三房大队。1964年属三塘乡并入团结大队,1978年复称三房大队。1984年更为三房村民委员会。属三塘乡。沿用原名至今。三房村……。 |
1949年前属三区滩溪乡。1949年后属滩溪区胡家乡。1958年为滩溪公社三房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镇,更名三房村民委员会。三房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碧港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先后属五区碧港乡,八区、名口区三房乡;1956年为南港乡三房高级社;1958年属名口公社三房大队;1961年立十里茅岗垦殖场三房、何家大队;1962年属南港公社;1968年并入十里岗垦殖场三房大队;1970年改称南港公社三房大队;1973年更名为三房大队,复属十里岗垦殖场;1984年立十里岗乡,属十里岗乡三房大队;1988年立三房村村民委员会,属……。 |
驻地三房傅家,因境内三房村得名。1958年成立三房大队,隶属于罗溪公社。1961年分出新厦、仓下大队。1963年仓下大队并入三房大队。1968年新厦大队也并入三房大队。1984年9月撒大队,设行政村为三房村民委员会,隶属于罗溪乡管辖。1989年1月改为三房村公所。1993年复改为三房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撤乡建镇隶属罗溪镇。三房村……。 |
因芦原熊家三房,且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1949年属一区滁槎镇,后属十一区芦巷乡。1955年属沋口区芦安乡。1958年属红旗人民公社三房大队,1959年改为沋口人民公社芦安管理区三房大队。1961年属沋口区芦安人民公社三房大队。1968年三房、芦原2大队合并为芦原大队,属尤口人民公社。1972年从芦原大队分出,复设三房大队,属滁槎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三房……。 |
三房村位于北斗镇的东南,由原来的三房村和陶家村合并而成,距北斗镇4公里,全村面积4.6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945户,共2940人,劳动力1271个,人均耕地面积1.28亩,全村已形成村(社)道水泥路9.3公里,已形成大叶麻竹200亩和色素万寿菊400亩的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