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村位于安丰镇镇区四公里处,与荆塘、廖圩村交界,西与沛东干渠交界,共30个村民组,总人口4437人,占地面积6520.28亩,村党总支下设种植业党支部、养殖业党支部、老年党支部共,共有党员112人。因自然环境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整体素质低,困难群众多,党员干部发挥作用不积极等因素存在,造成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快,农民增收缓慢。为了发展村级经济,帮带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 |
双港镇青城村于二○○四年在原五合、毕畈两村基础上合并而成。本村位于双港镇西南,南临怀宁县,西接新渡镇柏年村、合城村,人形河、大沙河依境而过。距镇区距离2.5公里,离206国道4公里。全村总面积4.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水田1860亩,旱地470亩,水面850亩;辖 27个村民组,农业家庭户885户,农业人口3163人,其中:本地务农劳动力685人,外出务工劳动力1127人。我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 |
起初的景愿就是建设一个绿色生态的美丽村庄,故名。1973年由寺滩移民搬迁至此,从此在青城村开展劳动生产工作。1987年正式设立青城村,2010年在原址重新修建村办公地点,后无搬迁,无更名,沿用至今。青城村……。 |
1949年解放后,废除保甲制度,属青城区崇兰乡。1961年7月将第五基层人民公社改为工作委员会,作为榆中县委派出机构,将该大队划分到青城人民公社改名为青城革命委员会,1983年五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人民政府体制,同时成立青城村村委会。青城村……。 |
宋代皇室游至此地,祭天地筑祭台。防干扰用青布棚围之,称之为清城。明初移民至此,依祭台建村,以清城为村名。原属滑县外八庄。1943年属滨河县。1945年归长垣县第八区。1958年建清城生产大队,属佘家人民公社。1963年属武邱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清城村民委员会,属武邱乡,沿用至今。青城村……。 |
以青城自然村而得名。1949年解放后,建瑞青乡青城村属西夏墅区。1958年,成立魏村人民公社。1961年,从魏村公社划出德胜河以西的区域成立孝都人民公社,青城大队、五丰大队属孝都公社。1983年,青城大队改为青城村、五丰大队改为五丰村。20世纪末,五丰村、青城村合并为青城村,沿用至今。青城村:位于青城西路东侧。……。 |
青城村位于下河乡政府东南,滨孤路以南。现有村民143户,496口人。耕地2670亩,人均5.3亩。全村党员29人,村民代表32人。村民主导产业是棉花和大棚冬枣,农民人均收入8600元。……。 |
《翼城县志》载:“亲城即古鄂地。曲沃伐翼,翼侯奔随,国人立其子哀侯为君,使嘉父迎翼侯归,翼侯别居鄂,即此地。哀侯以父所居名曰“亲城”,后人渐讹为“青城”,今城垣故址犹存者。”前746年,晋文侯去世后,其子姬伯继位,是为昭侯。昭侯出于对叔父的尊重,割曲沃以封成师,号为桓叔。前739年,晋国大夫潘父暗杀昭侯而迎曲沃桓叔,晋人起兵攻打桓叔,桓叔败退曲沃。晋人杀掉潘父,拥立昭侯的儿子姬平为君,称为孝侯。孝……。 |
相传为卫青所建,故名。旧有清代石雕村门楼,楼额刻“卫青故里”。2001年3月设立青城村民委员会,今属尧都区刘村镇管辖至今。青城村……。 |
原名倾城,北高南低呈倾斜状,清朝一县令张公更名为青城,取意青山绿水,故而得名。1958年9月,成立青城生产大队。1984年5月,撤销青城生产大队,成立青城村民委员会。青城村位于和顺县东端,平均海拔1300米,属高岭山区。以农业为主,亩产1500斤,东岭河北,北岭昔阳,南岭松烟镇。青城村总人口1515人,,总户数546户,耕地面积为4170.57亩,林地是3560亩,村经济总收入364.1万元,农民……。 |
青城村是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石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722107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