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坪坑村

坪坑村

  原名坪源,因地势狭长,有一条宽约7米的小溪穿村而过,水流平缓,故更名为坪坑。古有“平坑桥,好忐忑,一条溪,两条桥”之谣。据刘氏族谱记载,明代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万十公子刘满九从寿宁大黍村迁入坪坑,至今繁衍三十余代。1950年属第四区(托溪区)坪坑乡。1956年三区、四区合并为芹洋区后,属托溪乡。1958年为前进公社(驻地坪坑)。1960年撤区改社为托溪公社坪坑大队。1963年并入芹洋区,为……。
  此地与龙岩万安毗邻,地处山谷平地,在上、下峡聚居,故名。宋属河源下里,明、清属河源里,1949年前属三民乡屏东保,1949年成立坪坑村,1952年为朋口区坪坑乡,1958年改为坪坑大队,1964年划属梅村头大队,1974年拆开为坪坑大队,1984年属莒溪乡坪坑村委会,1988年换届选举时又分为坪坑、池家山、太平僚三个村委会,1993年撤乡设镇属莒溪镇坪坑村,至今沿用。坪坑村……。
  坪坑村为革命老区村,1958年成立大队,1985年改为村委会,现辖坪坑、里坪坑、角里、金钟际4个自然村,设有4个村民小组,106户,253人,居民主要以黄姓为主,通用闽东方言北支咸村霍童地方平话。坪坑老村坐落在咸村以西3公里的山陵中,海拔676米,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5℃,村四周林木繁茂,林业资源丰富。该地据地质调查曾是个火山口。老坪坑村因地处山坳且村前有一个坪而得名。老村域内的腊洋龟灵寺曾是……。
  坪坑村位于罗坊乡的东南部,距永安市城关88公里,东邻本乡半村村,西邻本乡岳地村,南与连城县姑田镇下余村交界,北邻左拔村,海拔900米,是隶属罗坊乡的一个高山村。【村落与居民】坪坑村全村共有69户,278人,3个村民小组,辖区有耕地面积439亩,山林地面积17815亩,其中毛竹林面积7225亩,人均拥有毛竹林面积26亩,是罗坊乡毛竹大村之一。【村风村貌】坪坑村民风纯朴,村民勤劳致富,曾荣获“三明市小……。
  坪坑村位于尤溪东北部,与南平樟湖板交界,海拔665米,距镇政府21公里,是尤溪县最边远的一个高山小村。全村有三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95户,662人,村劳动力总数为340个。全村土地面积为1507公顷,其中山地面积980公顷,耕地面积1490亩。坪坑村,旧称福建省尤溪县洋中十七都岐峰村,曾经是人丁兴旺,集体收入和家庭收入较富裕的典型村,在清朝末年时,曾经为村争的荣誉的有两名,一个秀才名蔡其祥,……。
  坪坑村位于宅中乡东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距城关33公里海拔330米,共有土地面积4488亩,耕地面积263亩,其中水田155亩、旱地108亩;全村共有林地面积3988亩,其中竹林598亩。全村下辖3个自然村,分别是:坪坑、下坪坑、黄岐坑,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79户286人,其中常住人口66人,流动人口220人。全村共有党员14人,其中女党员2人。……。
  取岭头坪、二十坑两自然村尾字为名。解放初与岩星、黄庄、新芦、坪坑合为黄星乡,1956年改为北新乡,1960年各自分开,成立坪坑大队,1984年改为坪坑村委会。下辖卢仔桥、青洋、高聚溪、山石寮、仑头坪、二十坑、小梅仔坪、树林厝、上楼仔等10个自然村。雁石镇坪坑村位于雁石镇莲台山脚下,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全村共有 33人,其中男性172人,女性165人,共分5个村民小组,目前共有党员人数33名,女性6……。
  坪坑村座落于武北边区,与江西省会昌县永隆乡、长汀县红山乡相邻,属二省三县交界处得一个边远山村,由七个自然村组成,十五个村民小组,1748人。村部约占人口60%,1000余人。全村有0员29人,村两委干部6名。全村耕地面积1481亩,山林面积5万余亩,是红姑、野香菇等野生植物的天然产地。经2012年年初的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要为民办实事有2个项目:一、开通于邻村山头村简易公路,总长3.5公里;二、长丘……。
  坪坑村坪坑村包括谢厝、张厝、堤头、寨后、黄土溜5个自然村。主村张厝,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登荣合佩张镝万到此创乡。谢厝为谢姓,堤头为谢姓,寨后为张姓,黄土溜为谢姓。因各自然村山路崎岖,人们希望道路平坦,故称坪坑。2005年全村共有59户、237人;耕地135亩,山地3813亩。农业主产为茶叶、香黄瓜等。……。
  “坪坑”二字意为平坦的上坪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荷湖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希望乡,1958年以来为坪坑大队,1984年希望撤社设乡,坪坑大队改称为坪坑村委会,2003年8月19日撤销希望乡成建制划归荷湖乡管辖,现坪坑村委会,是撤去希望乡后由原希望乡政府所在地整合而成,沿用至今。坪坑村……。
  因地处山区,没有开阔地,都以山和坑为主,因坑比较平,故名坪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高兰堡归晓龙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珠兰乡,高坪坑区。1956年高兰区坪坑乡,1959年高排公社坪坑大队,1963年高排公社坪坑大队,1970年高排公社坪坑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村设坪坑村,隶属高排乡至今。坪坑村……。
  1958年为田村公社坪坑大队。1962年属坪坑公社。1965年起属田村公社。1984年由大队改为坪坑村村民委员会,得名沿用至今。坪坑村……。
  村前有一条坑,坑水自西北经村向东南流,中间有1000多米地势较为平坦。灰坑村建国初为纸厂乡灰坑村,1954年为灰坑农业社,属双坑乡,1958年建立灰坑生产队,属双坑管理区,1961年改为灰坑大队,属双坑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称灰坑村,属双坑乡,1992年属尤溪镇;坪坑村建国初为纸厂乡平坑村,1954年为平坑农业社,属双坑乡,1958年建立平坑生产队,属双坑管理区,1961年改为平坑大队,属双坑……。
  坪坑村位于家地乡南部,家地乡坪坑村位于乡人民政府距离偏远的村,海拔800米,距县城距离78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东邻芎岱村,东南界福建省寿宁县,西南与庆元县官塘乡接壤。辖坪坑村、上际坑、下际坑、立曙格、际下燎、芎岱栏、旧处7个自然村。人口158户,565人,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全村耕地面积360亩,其中水田321亩,全村林地面积16833亩,森林资源丰富。人均30亩,水资源丰富,年……。
  坪坑村距县城32公里,全村有3个自然村,共75户305人,党员10人(正式党员9人),女党员1人。2008年村里共有竹木加工20户,全村经济18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551元。近年来,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技能型政府在村级的延伸工作,扎实开展村级组织建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先后完成康庄工程建设(白岭头至坪坑、坪坑至百丈路段)、安装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开通毛竹林道15公里。……。
更多资料
鏃呮父鎼滅储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