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潘集村

潘集村

  潘集村位于唐集镇东北部,茨淮新河以南,南与赵圩村接壤,西部与何巷村相接,东面与找郢乡双庙村相连。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821户、3418人。其中:0党员49人、劳动力人口2094人、流动人口392人。耕地面积4088亩,兰桥湾水面面积200余亩。新农村建设按规划稳步推进,农民住房大为改观,人均砖混结构住房面积达30余平方米;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01元;农业以优质水稻和小麦为主,2009年……。
  潘集村位于潘集镇中心,面积8.3平方公里,三个自然庄,13个村民组,耕地2959亩,现有人口共2864人,三个党小组,62名党员。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机制健全,工作开展顺利。我们在抓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同事,利用占街头的地理优势,鼓励群众经营个体户。目前,我村的个体经营户发展到320家,村两委协调潘北矿、创大公司等多家单位企业,积极推荐我村剩余劳动力到其所在地务工,大大增加了农民……。
  清代初年,潘姓流落于此定居并开店以维持生计,形成集市,后来成村,取名潘集。清属南七保。1912年属申河区。1949年属第七区。1958年设立潘集生产大队,属和平人民公社。1962年属新安店人民公社。1975年恢复李新店人民公社,属李新店人民公社。1983年12月设立潘集村民委员会,属李新店乡。2009年11月属李新店镇。潘集村……。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潘氏始迁祖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山东范县旧城东定居。因有一小集市,故取村名潘集。1958年村庄落河,北迁现址,村名依旧。原属山东省范县二区。1949年属平原省范县二区。1952年属山东省范县二区。1956年3月划归寿张县三区。1958年属马楼公社潘集大队。1963年属马楼区潘集大队。1964年随马楼区划归范县,隶属河南省。1968年属范县马楼公社潘集大队。1973年属清水河公……。
  明崇祯十七年(1644),潘姓较富,居民逐增,后形成集市,取名潘集。1949后属二区。1951年属三区。1955年属阳驿乡。1958年9月属阳驿人民公社米楼生产大队。1960年5月,睢宁合并,属睢县阳驿人民公社米楼生产大队。1961年7月,恢复宁陵县,属宁陵县阳驿人民公社米楼生产大队。1977年为阳驿人民公社潘集生产大队。1983年12月为阳驿乡潘集村民委员会至今。潘集村:位于阳驿乡东南2公里处。……。
  “潘”为姓。“集”指集市。据清·雍正《应城县志》属时丰乡。《光绪应城县志》属太平团,民国初属太平乡。民国二十七年至三十七年属潘龙乡潘庙村。1950年属杨岭区潘集乡。1955年成立潘庙农业合作社。属杨岭区潘集乡。1958年名潘庙大队,属八一人民公社潘集管理区。1961年属杨岭区潘集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为潘集村,2012年为潘集社区居民委员会属杨岭镇。2020年蔡杨村与潘集村合并命名为潘集村,属杨……。
  1936年属钟祥县二区远和乡,1941年属松寿乡,1946年属民治乡;1949年7月钟祥县人民政府成立,属潘林乡,1956年名马林口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旧口人民公社,设立同兴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旧口区汉江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旧口公社;1980年更名为潘集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属旧口区汉江乡,潘集大队变更为潘集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旧口乡;2001……。
  1938年由潘姓在此兴集,久而久之得名潘集。1938年有潘姓在此兴集;1958年设立潘集大队;1984年更名为潘集村村民委员会;2013年9与原张顾村的五、六、七组合并成立新的潘集村村民委员会,驻潘庄,一直沿用至今。潘集村:位于卢集镇以北1公里处。……。
更多资料
閺冨懏鐖堕幖婊呭偍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