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潘姓村民聚居,且位于濠河转弯处,故名潘家湾,又因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潘家湾村村民委员会。1950年设县直属镇府城镇,潘家湾村属之;1955年12月至1958年9月,撤区并乡时,单设府城镇,属之;1958年9月,府城镇并入飘扬人民公社,潘家湾大队属之;1959年8月镇划初,单设府城镇,属之;1970年1月撤区,更名为红卫镇,属之;1972年9月复称府城镇,属之;1982年2月,公社均改乡政府,大……。 |
因此地村民多姓潘,故而命名为潘家湾村。1950年建政时为透防区磨坝乡潘家湾村。1955年组建潘家湾等7个初级社,后合并为潘家湾高级社。1958年11月为透防公社磨坝管理区潘家湾生产队。1961年为桔柑公社潘家湾大队。1983年改建桔柑乡潘家湾村。1986年6月设磨坝藏族乡潘家湾村村民委员会。潘家湾村……。 |
1958年公社化后属北寨公社选马大队,1962年属选马公社潘家湾大队,1964年属大安公社潘家湾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为大安公社潘家湾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潘家湾大队改为潘家湾村,沿用至今。潘家湾村……。 |
晋属广贤乡;元罢乡,为广贤里,里相沿至清;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属第三(静宝)自治区;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簰洲区沙湖乡;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六贯堤属沙河乡第三保,潘家湾属渡普镇第三保;1951年,属三区潘家湾乡,六贯堤为中路乡新余村;1956年,六贯堤属渡普区高潮乡的新隆、新村、新河三个农业合作社,潘家湾属高潮乡的集体、联盟两个农业合作社;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属渡普公社高潮……。 |
因是潘姓家族聚居地,故而得名。明、清时属多云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第二区柳傅江联保;1949年属僧塔寺区眠牛地乡;1952年属第四区(肖家坳)眠牛地乡;1955年属(肖家坳区)眠牛地乡;1958年属红旗(白庙河)人民公社鸡鸣管理区;1961年属白庙河区鸡鸣人民公社,为第三生产大队;1975年改第三生产大队为潘家湾大队,属白庙河人民公社鸡鸣管理区;1984年改潘家湾大队为潘家湾村民委员会,属……。 |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属第一区。1950年3月属朱砂区。1952年4月属第九区教场坝乡。1956年第九区改为第五区属教场坝乡。1958年12月属绿葱坡人民公社4大队。1961年属绿葱坡区教场坝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税家公社。1979年属茶店子区税家公社。1983年属茶店子区教场坝乡,名潘家湾村。1988年属税家乡,名潘家湾村。2001年为茶店子镇潘家湾村。2014年10月与关口山村合并……。 |
潘家湾土家族乡潘家湾村西南石洋河,北接沈家冲村 ,国土面积 15.84平方公里,耕地2245亩,林地3500亩,平均海拔350米。325省道从我村经过,交通便利,属喀斯特地貌,土地肥沃。人口现状: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872户2597人,外出务工750人,空巢老人6人,留守儿童25人,建卡贫困户90户120人,其中农村低保户84户127人,五保户19人。村级组织:村党总支班子成员 3人,党员 106人……。 |
潘家湾村是内蒙古赤峰市阿鲁旗天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150421100202。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为宝鸡县清溪乡人民公社潘家湾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为宝鸡县清溪乡潘家湾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撤乡设镇,为宝鸡县磻溪镇潘家湾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撤县设区,为陈仓区潘家湾村村民委员会,2005年撤销雪山洞村并入潘家湾村,2018年4月撤销小村并入潘家湾村。村民委员会驻地潘家湾村。潘家湾村……。 |
因该村潘姓居多,且坐落在汾河湾上,故取名为潘家湾。而该村委会位于潘家湾村,故称为潘家湾村民委员会。1958年为石家庄公社潘家湾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潘家湾村民委员会至今。潘家湾村……。 |
潘家湾村是四川省达州市东部经开区麻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703102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