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姓由漳州永定县迁来,故称南盧,后书写方便定今名。村委会以驻地村名命名。宋属孝义乡,化南里,有泰溪、秦印两境。明属北二隅化南里。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高山镇。1943年分3甲,属西芦保。1950年属7区三山乡。1952年属13区港头乡。1958年属龙田公社。1959年成立大队。1961年属港头公社。1984年改大队为村委会,属港头乡。1992年乡改镇,亦随之。南芦村……。 |
南芦村概况南芦村位于杜阮镇东南面,北与北芦村相邻,南与长乔村相连,距离江门市区仅3.2公里,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294户,常住人口1140人,流动人口1250人。南芦村通过市场铺位出租、厂房出租、商铺出租等经济收入来源。南芦村工业区面积500亩,现有企业40多家,有五金、塑料、木器等行业。村内有市场,治安稳定。……。 |
南芦村位于码头镇政府南.距镇政府0.5公里。全村153户,总人口633人,有党员50名、村民代表17人、村庄面积170亩、耕地面积480亩。村内街道路面全部硬化、大街小巷安装了LED路灯、村内街道干净整洁。村民全部安装了自来水。村内安装了2台大型净水器。村内健身广场一处。村民以经商.打工.务农为生。 ……。 |
南芦村村庄由来明初,于氏在岛里北端小河西岸建立芦村。明永乐时(1403-1424),胡氏从云南迁来在芦村南2公里许小河东岸建立南芦村。不久,于氏从云南迁来在南、北芦村之间的小河西岸建立中芦村,距北芦村0.5公里,因小河岸边芦苇丛生得名。明万历时(1573-1619),原中芦村随之改称南芦村。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850亩。2006年,全村共有355户,总人口为1024人,……。 |
原名芦道,起初依汾河西岸芦苇荡中道路建村,后分为南、北二村,该村居南,故名。1960年为芦道生产大队,属刘村人民公社;1962年芦道分为南芦道、北芦道,属刘村人民公社;1983年属县级临汾市刘村人民公社;1984年设立南芦村民委员会,属县级临汾市刘村镇;2000年属临汾市尧都区刘村镇;2019年12月三桥村并入南芦村,属尧都区刘村镇,今属尧都区刘村镇管辖至今。南芦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