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里村位于大同镇的南部,距长汀县城1.5公里,县城的南大门,属城乡结合部,全村共有7个自然村,九个村民小组,三一九国道穿村而过,全村全程约3公里,现居住人口1980多人,400多户,其中本村户籍常住人口306户,1456人,外来流动人口及外籍人口常住本村100多户,500多人。全村耕地面积690多亩,其中水田430亩,旱地257亩,山林地面积8000多亩。我村虽处于城乡结合部,全村外来北京经商人员……。 |
据该村庙碑文载:公元618年,唐代在此建“永安寺”一座。后李氏搬到此地定居,借此附以姓氏得名大寺李村。后因村发展较快,居住分散,在1937年划分成3个村,以寺庙为中心,次村在寺南,称南李村。后称南里村。南里村,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程油子乡下辖村。位于张寨乡西部,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北2.6公里处。为南里村村民委员会驻地。……。 |
明万历年间,村中建一玉皇阁,庙基宏阔,因名大庙里村,后村北又建一村,明后里村,此存遂更名为南里村。南里村……。 |
古时农村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有25户,为一里,取名里村,因靠市区南,故名。1949年建国后为南里村公所,属沁阳县第五区。1952年成立南里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仍属沁阳县第五区。1955年废区后属崇义中心乡。1956年成立南里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崇义乡。1958年成立南里生产大队,属崇义公社管辖。1983年成立南里村民委员会,属沁阳县崇义乡。1989年乡改镇后为崇义镇南里村村民委员会。19……。 |
乾隆四十六年(1781),重修太山庙碑记载:“覃怀郡东清上乡南里村古有”。1948年设南里行政村,属第四区。1956年属张茹集乡。1958年改南里生产大队,属张茹集公社。1959年属金城公社。1961年属张茹集公社。1964年属金城公社。1970年属张茹集公社。1984年设南里村民委员会,简称南里村委会,属张茹集乡。2005年属金城乡。南里村……。 |
南里村:位于南徐村南侧。……。 |
相传秦朝年间,有温、王、任三姓来此地种地,当时分为四乡、八邻、二十里,此村为一里,取名南里。因村委会驻地此村,故名。1945年,属沁县第三区。1955年属唐村乡。1956年3月,属南里乡。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1961年属南里人民公社,南里生产大队。1968年属南里公社革委会。1981年属南里公社。1984年属南里乡人民政府,南里生产大队改为南里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6月,撤销石火村村民委员……。 |
1949年属林遮峪四区,属林遮峪行政村管辖;1954年属林遮峪四区,属林遮峪镇管辖;1956年撤销区建制属林遮峪镇管辖;1959年为林遮峪人民公社;1961年属林遮峪人民公社,成立南里生产大队;1984年改设南里村民委员会归林遮峪乡管辖至今。南里村……。 |
南里村位于赵家庄乡东南端,地理位置优越,新开通的张柴路从村东通过,全村八个居民组,1990口人,36名党员。耕种土地面积3200亩,是一个纯农业村。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近年已发展经济林800亩,山楂面积400亩,山楂栽植产业现已初具规模,将会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一村一品”的格局已经形成。去年人均纯收入约8550元。坐落在村中心的村级文化活动广场,给村民锻炼身体提供了集体的、方便的、舒适的场所。……。 |
南里村位于高村乡以南,209国道以东。全村共有2400口人,530余户,4个居民组,6500亩耕地面积,其中果树面积3500余亩,是典型的农业村,果业是南里村的主导产业。2008年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下,香菇成为南里村的新兴产业和第二主导产业。目前南里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2007年南里村被作为新农村试点后,支村委一班在两年内硬化全村大小巷道2公里,修建文体广场一个,并配备各种健身器材。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