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时因盛产木耳而得名。1953年,木耳村成立,隶属三溪乡;1958年,更名为木耳区队,隶属三溪公社;1961年,更名为木耳大队,隶属三溪公社;1984年,更名为木耳村,隶属三溪乡;2004年,撤村并组,黑湾村并入木耳村,隶属三溪乡至今。木耳村……。 |
清朝中期,此坡遍地生长木耳,得名木耳坡,村以木耳为名。1949年为石堰乡4保,1950年为石堰乡11村,1958年为石堰(区)人民公社8管区2连。1961年为石堰人民公社,木耳大队。1984年为石堰乡木耳村。1993年为石堰镇木耳村。2004年合乡并镇将深沟村、建新村并入木耳村,沿用至今。木耳村……。 |
木耳村地处康乐镇东南角,全村总人口2727人,耕地面积2500亩,林地面积11561亩,共有15个村民小组,村支部有党员34人,2009年村民人平纯收入3150元。近些年来,党支部一班人在镇党委正确领导及全村干群的同心协力下,艰苦奋斗,依托地理资源大力招商引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一、强化政治学习,提高班子整体素质村支部多次组织集中学习活动,重点学习-理论、“-”重……。 |
木耳含义为下面的村庄。解放前属卓尼县杨土司朱扎七旗和国民党卓尼设治局柳林镇。解放后属卓尼县柳林区三乡。1962年分县后归卓尼县木耳乡,1968年改为木耳大队,1983年设立木耳村民委员会。木耳村……。 |
相传古时森林覆盖,光产天然木耳,故名。木耳村解放前属岷县理川镇管辖,当时就叫木耳村。1950年划为宕昌县并设木耳乡,乡所在地就在木耳村,1961年建立木耳人民公社,1983年命名木耳村村民委员会,为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木耳村……。 |
木耳村在孟溪镇的西面,距孟溪镇15公里。木耳村东接虾蟆塘,西连和尚坪,南与青石溪接壤,北与乌罗镇相邻,人口1318人。木耳村呈狭长谷地,处梵净山东麓过渡地带。境内四周中低山连绵,木耳河至西向东延伸,沿河两岸不乏小片冲积田坝,是村的水稻、油菜产区,其次,薯类、包谷也多有种植。杉木、马尾松是村的重要林业资源,薪炭林分布较广,山地草场广阔,均未开发利用。孟溪至大屋公路途径木耳村,交通较为方便。村内铅锌矿……。 |
一、木耳概况木耳村位于庙塘镇西北部,距庙塘集镇中心距离约20公里。毗邻绥阳县太白镇高坪村,小雅镇工农村,桐梓县黄莲乡。全村辖区17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4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9平方公里。常住户数1043户,共计4393人。木耳村物产丰富,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和自然资源,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空气湿润,适合植被生长,绿化面积40%以上,是典型的高原村、绿色村。烤烟是木耳村的主要经济作物,全……。 |
木耳村是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葫芦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3125114212。 |
木耳村是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磨房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3433118999。 |
木耳村是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叠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3223102999。 |
木耳村位于松门镇西南角,是一个偏僻小村,紧靠隘顽湾海沿,有山有水有平原,地处东经121.33°,北纬28.19°,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水、热、气循环的影响十分明显,气温适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新跃支河穿境而过,六米村道连接城乡交通要道。全村共有298户,常住人口1030人,辖9个生产小组,村两委成员8人,党员38人,村民代表26人。耕地面积520亩,其中水田340亩。村民以种植业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