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楼村是大别山腹部系淮河流域岳西县北大门黄尾镇的一个边垂行政村。全村辖十个村民组,212户,806人,总面积5.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6亩,水田612亩,山场面积6200亩。平均海拔700米以上,全村以岳西翠兰、高山无公害蔬菜为支柱产业。交通环境优越,90%以上的组户通路,且四处连接县乡主干道,森林覆盖率100%,村庄建设稳步发展,小洋楼、小别墅层出不穷、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优美、山青水秀。……。 |
门楼村位于漳港街道东南部沿海、福州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和省一级公路峡漳线,两港线贯穿全境,交通便利。东临东海,西连岱屿山与演屿村交界,南与百户村接壤,北接漳港社区,距福州国际机场3千米,距长乐市区15千米,门楼村落面积1.2平方千米,现全村总人口2744人,712户,下辖尾厝、门楼里、东房角、坛前、新塘楼、新塘埔、肖朱、下塘井9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 |
门楼村是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六硍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722113212。 |
门楼,原名小山脚,因民国时期村民为了防匪盗,在全村周围筑起六道门楼,故改称门楼顶,简称门楼。该地与平乐县接壤,明永乐二年(1404)派驻壮人。清属西乡。1937年属西江乡为门楼村。1961年称门楼大队,属城厢公社。1962年并入城厢区化育公社。1968年复置门楼大队,属城厢公社。1984年改门楼村,设立门楼村民委员会,属城厢乡。1987年改设门楼村公所。1989年属恭城镇。1995年复设村民委员会……。 |
门楼:指门楼屯。因驻地位于门楼屯,故名。村子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间。1950年为门楼乡,属融县第九区。1953年属融安县第三区(板榄区)。1958年改称门楼大队,属板榄公社。1961年属门楼公社,属板榄区。1966年复改门楼大队,属板榄公社。1984年改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属板榄乡。2001属板榄镇。门楼村……。 |
“门楼”为辖区自然村名称,指此地原修建有一门楼。1949年属长灵区姜桥乡;1958年属城关公社;1962年为金湖区姜桥公社五大队,1975年为金湖公社门楼大队;1984年为金湖乡门楼村;1996年为金湖街道门楼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门楼村……。 |
1950年1月废保甲建区乡村,属第五区槽坪乡;1951年11月,属第八区槽坪乡;1957年属龙港区林门乡;1958年撤区设公社,属龙港公社林门乡,1959年为龙港公社林门管理区门楼大队;1961年6月设区,区下设公社,属龙港区槽坪公社;1975年2月撤区设公社,为龙港公社门楼大队;1984年2月废公社、大队,为龙港区槽坪乡门楼村;1987年9月撤区建乡,为龙港镇门楼村至今。门楼村……。 |
因村部位于木兰山门楼旁,故取名门楼村。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滠源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五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县设四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三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全县划分乡镇,所辖地段属道明乡,1949年所辖地段属黄陂县方梅区夫子乡,1951年所辖地段属三区陂四乡,1955年为仙河店合作社归长轩岭区方梅乡管辖。19……。 |
门楼村位于堵河西北部,全村辖三个村民小组,292户920人,其中党员38名,现有劳动力462人,耕地面积1150亩,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60元。全村现有贫困人口122户489人、低保对象76户138人,五保对象29个,其中集中供养4个,分散供养25个。近几年来,村“两委”班子坚持夯实队伍促发展、壮大产业提民生两条主线推进全村发展。一方面对现有班子队伍明职责、定包干、压任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 |
以驻地畈上淦家古建筑物—门楼而更名。1949年10月之前属一区,1949年10月初属六乡、七乡。1952年为河头乡。1958年划属恒丰农场一分场。1963年属九合公社。1969年为淳湖公社光华大队。1972年为九合公社畈上大队。因与立新公社畈上大队同名,1983年以驻地畈上淦村古建筑物--门楼而更名为门楼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镇,更名门楼村民委员会。门楼村……。 |
门楼村是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前营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10323114208。 |
门楼村是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中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121108228。 |
门楼村是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大柳行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614105204。 |
门楼村是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门楼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70611007201。 |
原叫龙门村,这个村居住的地方叫“九龙捧圣地”。村庄住在东山脚山下,紧靠此山的村庄东边有个小岩脚山,此为凤山。它的周围,南有青龙山,北有池凹脚山,中心脚山,东有上凹脚山,还有后坟脚山,牛圈掌脚山,引地凹脚山,西南还有南井脚山,旱西脚山等九个山头为九条龙,因山势得名门楼村。因村民委员会在此,故名。历为主村,新中国成立后,随行政体制度变化,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为门楼生产大队,属寺头公社。198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