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楼村位于王堰镇东大门,东与段郢乡段北村接壤,南面和西南面紧靠本镇小集村,北面和西北面紧靠关堂村,全村共有898户,3796人,耕地面积3980亩。 所辖有:朋庄、楼西、楼东、马小庄、新寨、小黄郢、杜郢、黄郢、土楼、小良庄、夏庄、郭小庄、良庄、斜庄等共十四个自然庄,村内有三条路,一条阜陶路主干道从村中通过,一条斜庄至杜郢3.5米的水泥路,一条斜庄至朋庄柏油路,这几条道路为村民出行提供了方便。……。 |
马楼村位于老庙镇最东方,南与颍上接壤、东与利辛相邻。共有27个自然村,人口5520人,党员101人。马楼村地势较低,易发生内涝。近年来,村“两委”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全面抓好新农村建设。目前,全村基本实现了通电、通水、通广播、通电话、通互联网,修建村村通道路1.5公里,户户通硬质路2公里。农业产业以小麦、大豆为主导产业,以黄瓜、西瓜等果蔬种植为辅导产业。有大型养牛场一个,已形成规模,蔬菜大棚……。 |
马楼行政村地处张新镇南部,与艾亭交界,临艾路穿越其中,辖18个自然村,35个村民组,人口5766人,党员69名,耕地5312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芝麻、棉花、油菜、红薯。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350元。马楼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近几年,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扶持和发展初具规模的种植、养殖业,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马楼村人力资源丰富,是一个劳务大村,每年外出……。 |
时村镇马楼行政村位于墉桥区最东北部的老汪湖畔,她东临灵比县的朱集乡曹张二家,南邻灵比的张集,是老汪湖拖尾河把两县隔离,西邻本镇的胡集自然庄,北面是老汪湖。全村七个自然庄(即化家、郭家、小李集、马楼、腰庄、朱集和打席王),行政人口2700人,耕地面积4282亩,4个党小组,现有党员52名。改革开放三年的马楼行政村,不仅实现了农业大发展,经济连年上台阶,该村虽然地处偏远,但交通便利,刁李柏油、水泥路贯……。 |
马楼村地处湖沟镇东南,南隔澥河与怀远县接壤。地势平坦,是典型的平原地貌。辖8个自然庄,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050亩,604户,2379人,人口数2338人。1个党总支,总支下辖二个支部,其中一个专业协会支部,4个党小组,42名党员。 种植面积小麦2600亩,花生460亩,棉花(含瓜套棉)1500亩,玉米1780亩,黄豆260亩,大棚黄瓜360亩,大棚黄瓜是我们村的特色产业,其它440亩。现有……。 |
民国初年,马氏族人为防匪患,挖沟建圩,在四门建有炮楼,故名。1958年为马楼大队。1984年为尹集区尹西乡马楼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8月马楼村和范家村合并,2005年4月马楼村和小马村合并,名称未变,沿用至今。马楼村:位于尹集镇西,共有10个自然庄,人口4000余人。现有耕地4200余亩。……。 |
据马氏家谱记载:“马氏祖,明万历年间,从曹州常马集迁至开州东南孝孟屯。”明末清初,马氏富而盖楼,改名马楼。1949年,为濮阳县七区马楼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梁庄乡马楼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改为大队,为梁庄人民公社马楼大队。1984年成立濮阳市郊区,为濮阳市郊区梁庄公社马楼大队。同年撤社建乡,为濮阳市郊区梁庄乡马楼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销濮阳市郊区,恢复濮阳县,为濮阳县梁庄乡马楼……。 |
马楼村是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顺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081101209。 |
清初,马姓在此建村盖楼,故名。1931年属明港区。1950年属古城区马楼乡。1958年建马楼大队。1975年改属兰店公社。1983年改马楼村民委员会,属兰店乡。2006年设管理区,由明港工业管理区托管。2016年4月,依据《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平桥区兰店街道办事处筹建处的批复》信政文(2016)39号,改由兰店街道办事处筹建处托管至今。马楼村……。 |
明洪武年间马姓迁此建村居住并盖有楼房,故取名马楼。1951年属淮阳县第五区(朱集)。1958年设马楼大队,属朱集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马楼村民委员会,属朱集乡。2019年属淮阳区朱集乡。马楼村……。 |
最早由马姓迁此建村居住,并建有楼房,故取名马楼。1958年设马楼大队,属朱集人民公社。1976年属豆门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马楼村民委员会,属豆门乡。2019年属淮阳区豆门乡。马楼村……。 |
据马氏家谱记载:明弘治年间,暴雨成灾,豫东尤甚,黄令调山西户口以实中原;来祖马姓受命从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居住,发现此地有鹿出现,动物生存地非常吉祥,因此马氏取村名为马守鹿;马氏后人在村中盖有楼院,更名为马楼。1958年设马楼生产大队属赵德营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曹楼村民委员会属赵德营乡。1987年10月撤乡改镇,曹楼村民委员会属赵德营镇管辖至今。马楼村……。 |
明洪武年间大移民时,马姓始迁祖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建村,后村民在村中建起十八座土楼,而得名马楼。原属山东省寿张县七区。1949年属平原省寿张县三区。1952年随县区回归山东省,属山东省寿张县三区。1958年属寿张县马楼公社马楼大队。1963年属马楼区马楼大队。1964年随马楼区划归范县,隶属河南省。1968年属河南省范县马楼公社马楼大队。1974年属范县台前办事处马楼公社马楼大队。1978年属台前……。 |
明洪武年间有一马姓富户迁此建村,盖有一座楼房,取村名为马楼。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赫庄生产大队,属城郊公社。1965年划属大许寨公社。1976年分置成立马楼生产大队。1983年11月更名为马楼村民委员会,属大许寨乡。2018年撤乡建镇,属大许寨镇至今。马楼村……。 |
明末,马帝臣、崇孟、崇元三兄弟由马岗迁此,筑楼,称马楼。1981年,为别于北马楼,称今名。1949年属二区。1955年属河堤乡。1958年为河堤公社马楼生产大队。1961年为河堤区马楼生产大队。1965年为河堤公社马楼生产大队。1974年为白楼人民公社马楼生产大队。1984年为白楼乡马楼村民委员会。马楼村:位于白楼乡以西3公里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