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集有条街,居民多姓马,故名马街孜。解放前属临泉县滑集区方集乡。解放后划归阜南县,设置方集区。1961年建队于马街孜,1984年队改村。1992年撤区并乡时设方集镇,属方集镇。2006年马街居委会和北街居委会合并为马街居委会,属方集镇管辖至今。2018年5月11日正式更名为阜南县方集镇马街社区居民委员会。马街居委会位于方集镇中心,是镇政府所在地,东与方集居委会相接,西与马圩村相邻,南与河南省隔洪河……。 |
2007年由临潼区民政局命名,沿用至今。马街社区……。 |
马街社区面积0.5平方公里,辖7个居民小组,总人口6178人,其中常住人口3032人,流动人口3146人。马街社区以网格党支部核心引领,充分发挥支部党员、双报到党员、网格员、志愿者作用,探索社区工作延伸小区服务,提高社区亲民化服务水平。把支部建在楼院,社区党委选派优秀党建工作者担任支部工作指导员,主抓日常管理服务和网格支部建设,把党建工作延伸到每个楼院,同时挖掘区域内有特长的居民组建各类志愿队伍,……。 |
郫县古城镇马街社区位于郫县出北门10公里处,沙西线从这里经过,幅员1170亩,共1978人,居民小组9个,党员60人,党小组5个。社区年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收入来源主要是企业租用地,居民人均收入4000元。全村主要特色产业是种植,涉及400亩,其中主要种植有苔韭、芹菜、竹用笋,剩余的就是水稻、小麦、油菜。本社区曾获得2008年郫县抗震救灾先进党组织称号,2006年土地规划经营先进村等称号。……。 |
因原为马帮食宿地名马厂,后赶集,通称马街,故名。1958年得名沿用至今。民国期间属保山县七区里上乡;解放后1950年属双桥乡;1958年属蒲缥公社马街管理区;1966年属马街公社设马街大队;1971年属蒲缥公社设马街大队;1984年属蒲缥区为马街乡;1988年属蒲缥乡为马街行政村;1996年改为蒲缥镇马街办事处;2000年12月改为蒲缥镇马街村民委员会;2012年改为马街社区村民委员会至今。马街社……。 |
1949年前属广南县马街乡。1950年设马街区称马街乡。1958年公社化称马街管理区。1961年恢复马街区称大队。1962年称公社。1970年称大队。1984年改称乡。2000年设马街村民委员会。2020年11月28日改为马街社区居民委员会。马街村……。 |
元朝设立街市,逢午而市,因午属马,得名马街,故名。1969年3月设元马大队;1984年分属元马街道两个办事处;1988年4月更名为元马办事处;1990年更名为马街办事处;2002年10月更名为马街社区居民委员会。自得名后沿用至今。马街社区(1个):西城村。……。 |
原按十二生肖属马日在此赶集,因名。1949年属第四区开平乡;1952年属第六区马街乡;1953年属第五区马街乡;1958年属火箭公社马街管理区;1960年属马街公社马街管理区;1961年属马街公社为马街大队;1963年属马街区马街公社;1970年属马街公社为马街大队;1984年属马街区为马街乡;1988年属马街镇设马街行政村;2000年属马街镇马街村民委员会。2007属马街镇马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名……。 |
马街社区位于马街镇东部,距镇政府驻地800米,东至小龙潭村民委员会,西至朱家堡村委会,南至前所村委会,北至三岔河镇万清村委会,居委会驻马街。人口与土地面积:2014年统计全村马街社区共2901户,人口9789人,全村面积9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7230亩,山林面积5078亩,下辖:小石桥村、仕家村、高家村、潘家村、杨建房村、幸福新村、商贸新区7个村,20个村民小组。村容村貌:获奖情况:2014年年……。 |
旧时每逢属马日赶集,当地习称“赶街”,故名。马街社区……。 |
1949年,属寻甸县太华乡,同年5月13日,属寻(甸)禄(劝)边区临时人民政府。1950年,属寻甸县第五区,设马街乡。1956年,成立马街高级社。1958年属跃进公社,设马街管理区。1963年11月,由寻甸县划归富民管辖。1966年,属款庄公社,设马街大队。1984年4月,设马街镇,属款庄区。1988年,设马街办事处,属款庄乡。2000年,撤销办事处,设马街村民委员会。2011年,撤销款庄乡,设款……。 |
1952年设马街乡,1958年属马街管理区,1964年1月设马街生产大队,1984年4月改设马街乡,1988年2月改设马街办事处,2000年9月改设马街村民委员会,2004年2月改设马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马街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