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马鞍山社区

马鞍山社区

  此地地形像一个马鞍,得名马鞍山。1950年至1983年为奋斗大队;1983年底改为马鞍山村;2001年10月村组建制调整,将白岩山合并为马鞍山村至今。马鞍山社区……。
  因辖内有座马鞍山,以此派生命名。马鞍山社区……。
  马鞍山社区是广西贺州市富川县富阳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51123100006。
  马鞍山社区:2025年2月成立,由场口社区析置而来。东从团结街烟草公司宿舍至民中路口沿烂田湾公路至黄木丫加油站为界;南从团结街烟草公司宿舍沿团结街至人民北路与四坪社区毗邻;西从团结街路口沿原建设街至326国道线路口与四坪社区毗邻;北从326国道路口至黄木丫加油站。国土面积0.9平方公里。常住4009户,15403人。辖团结街、钱家坳、火硝厂、学府、烂田湾等5居民组。……。
  村所在地的山,形似马鞍,故得名。民国时期马鞍山村隶属安西镇第六保,1953年改为马鞍乡第六村,1956年合作化为马鞍山第一生产合作社,1958年公社化称马鞍大队,1963年属丁旗公社,1982年,拆分为马鞍山、下午2个生产大队委员会,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属丁旗镇,置马鞍山村村民委员会和下午村村民委员会。2013年马鞍山村与下午村合并为石新村村民委员会。2016更名为马鞍山村,2016年11月9……。
  景阳镇马鞍山社区位于景阳集镇东端,与集镇紧紧相连。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人口1426人,中-员37名,外出务工9人,设3个党小组。今年以来,该社区按照村党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三位一体”模式,积极创建党建示范村,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以支部班子成员牵头,按照村级组织+专业合作社+基地+大户的方式,培植壮大景阳鸡专业合作社、景阳乌鸡专业合作社、生猪专业合作社、柑橘专业合作社4大专业合作社,三名支部……。
  马鞍山位于此社区西北部。1952年属马鞍乡。1978年为青湖乡灯塔大队。1980年3月为南湖公社牛头山大队。1984年改为南湖乡马鞍山村民委员会,同时各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2001年,南湖乡政府并入团城山街道办事处,行政村改为社区,更名为马鞍山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直沿用此名,属黄石开发区团城山街道管辖至今。马鞍山社区……。
  马鞍山社区是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枫林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3,为特殊区域。区划代码为431322003004。
  以马鞍山而得名。1982年,设立大西门居民委员会、白马泾居民委员会。2002年,大西门居民委员会改为大西门社区居民委员会,白马泾居民委员会改为白马泾社区居民委员会。2010年6月,撤销大西门社区居民委员会、白马泾社区居民委员会,建马鞍山社区居民委员会。马鞍山社区……。
  以马鞍山驻地命名。2001年成立马鞍山社区。马鞍山社区……。
  马鞍山社区是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白马桥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61127210001。
  1949年属鄱阳县城区人民政府,1953年属第六街公所,1976年属第三街道办事处,2004年撤街设立社区,2005年成立马鞍山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马鞍山社区……。
  以自然地理实体“马鞍山”命名。马鞍山居民委员会于1973年成立,当时办公条件较差,1996年搬迁到曙光路298号,并改为马鞍山社区居民委员会,2017年搬至原救助站院内,地名沿用至今。马鞍山社区……。
  境内有山形似马鞍,社区以山名。民国时期,为仁和乡第2保。1950年,民主建政时为仁和乡第2村。1958年,为仁和人民公社第21大队。1967年,为红旗人民公社第21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定名为仁和公社马鞍山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时将将该大队更名为马鞍山村。2020年4月,马鞍山社区、石塔岭村、何家沟村合并设立马鞍山社区(西府发〔2020〕7号)。马鞍山社区2885人,9个居民小组,幅员面……。
  牌楼街道马鞍山社区成立于2003年8月,系内江市人民政府牌楼街道所辖的五个居民自治组织之一,是一个年轻的基层群众组织,位于内江大千市场以北,新华路社区以南,东西分别与环城路社区和新华路社区接壤,另有一部分跨临江社区与该社区西南部相连,东北部跨沱鞍路与交通乡星光村相接。社区占地面积0.46平方公里,以铁路工程局在职、退休职工、家属和铁路失业人员为主体组成的居民7576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31……。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