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龙头村[2]

龙头村[2]

  龙头村是大历镇第二小的行政村。政区概况政区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建瓯高阳花桥乡管辖,历史上属古田移民村。地理位置龙头村位于大历镇南部,鹭鹚溪穿村而过,距镇政府1.5公里,总面积约3.05平方公里。下辖2村民小组。电话区号0599,邮政编码353202,距顺昌县城关33公里,距南平市城区80公里。人口面积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522人,流动人口205人。总人口中,男性269 人,占51.5%;……。
  龙头村龙头村地处壶公山东面,距镇中心6公里,南与大坂村相接,北和沟尾相连,西边靠北壶公山,东边与凌厝村相畔。全村总户数265户,总人口1208人,党员41名,耕地面积350亩,山地面积150亩,村道7公里,宽阔的福厦高速公路贯穿本村。该村种植优质枇杷105亩,优质龙眼50亩,香蕉60亩。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100元。……。
  龙头村是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121101213。
  明清时期,龙头属三江司三江都山南堡。民国17年(1928年)属山南乡,19年改编为龙头七乡,25年恢复为山南乡。1949年,属二区(官窑区)管辖,合作化时期,与沙水合并为建和大队。1961年,松岗成立小公社,归松岗公社管辖,1963年,小公社合并,归官窑公社管辖。1979年,从建和大队析出,成立龙头大队。1981年1月,成立松岗人民公社,龙头大队属松岗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乡,龙头设乡人代会、……。
  龙脉山象龙,龙头刚好位村落,故名。清朝时期,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属博罗县第五区,辖四维乡一个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二区柏塘区;1950年至1957年,属柏塘乡;1958年,属博罗县柏塘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区建置属柏塘区;1986年,改区设镇属柏塘镇;1990年,设立柏塘镇龙头村管理区;1999年,称龙头村民委员会至今。龙头村……。
  解放初期,定陈陆村为行政村,1950年下半年成立陈陆乡。1953年设初级社,1955年办高级社,1958年撤乡设大队。随后撤销陈陆大队,大队办公地迁居槟榔村,1959年设槟榔大队,1983年改为槟榔管理区,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为槟榔管理区,1999年改为槟榔村民委员会,2015年中旬根据上级组织重构的精神,将槟榔村民委员会分设为龙头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龙头村……。
  茂名市化州市中垌镇龙头村位于中垌镇北面,与合江镇交界。龙头村辖5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350户,人口1831人;全村总面积2.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4.6亩。龙头村年平均气温为22.8℃,年降雨量约为1680毫升,气候特征为亚热带气候。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花生、蔬菜等,村特色经济收入有荔枝、龙眼,上一年龙头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320万元。近年来,龙头村发展经济的措施以及成果:1、大力发展“三高”……。
  龙头村委会位于X416线路边,面积约10平方公里,辖有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00多人。龙头村委会辖区内有肥沃的土地,温和的气候,盛产苦瓜、玉米、柑桔和各种水果,适合发展渔业、种植业。龙头村委会还有一个文化古村,古村内有一古井,锅耳屋10多间,祠堂一间,年代久远。位于龙头村委会新寨村大奥山岗南波脚的墓地为明代墓葬,主人是明朝弘治进士,曾任云南右布政使,广西总宪附件按察使联。……。
  龙头村委会位于原邓村镇墟镇西北面,总面积3.5平方公里,有村民小组27个,总户数498户,人口2088人。龙头村委会是在2004年由大坞村委会和龙头村委会合并而成的村委会。龙头村委会人杰地灵、民风纯朴,农村社会治安稳定,拥有较好的山地资源,柑桔种植和速生桉种植成为当地农民致富之路。龙头村委会由于山多林密,拥有较多水资源,现有大小水力发电站4座,发挥了靠山吃山的资源优势。同时空气清新,绿水长流,是都……。
  由龙安、龟头合并,各取一字,故名。1983年称龙头乡,1986年改为龙头管理区。1999年析出分设龙安、龟头、外坡三个村委会。2005年三个村委会合并称龙头村委会,一直沿用至今。龙头村……。
  因驻地北岭之巅有巨石,状如龙头,故名。建国初期称东所乡,属吴川县第七区。1958年成立东所大队,属龙头公社。1983年原东所大队变更为龙头小镇,属龙头区公所。1987年成立龙头村委会。1989年龙头居委会从龙头村委会析出,把龙头圩内的居民划归居委会,属龙头镇。1989年10月设立龙头管理区。1999年成立龙头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龙头村……。
  龙头村简介龙头村,位于新会双水镇双水墟东南4.6公里的笔架山坳内,属民田区。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黄姓先祖彦中从杜阮横岗来此立村。龙头龙头村东、南、西三面倚山,居宅聚落呈椅状梯形。远望笔架山起伏如龙,村口山麓之石门庙(今重建为“石龙庙”)酷似龙头,故名。村北高圳河畔为龙头村渔民定居点。最北临高圳河与龙脊村相望。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某地有称“龙头贼反”之谣言,村民忌讳,一……。
  1956年九龙两属龙头乡,沙村、方村属土角乡,龙西、禅妙属禅妙乡;1958年龙头、九龙、沙村、方村、龙西、禅妙合属龙头大队;1983年设为龙头乡,1987年2月设为龙头村委会,1989年设为龙头管理区,1999年设为龙头村委会,一直沿用至今。龙头村……。
  因镇政府那边有个龙口村,江西信丰那有个龙尾村,而此村就在中间,故名龙头村。1950年为龙头农会;1954年改为龙头初级社;1956年改为龙头高级社;1961年改为龙头大队;1983年改为龙头乡;1988年改为龙头管理区;1998年撤区建村改为龙头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龙头村委会管辖11个村民小组,全村197户人家,全村总人口929人,林地面积9000亩,耕地面积1011亩,其中水田888亩,旱……。
  龙头,据传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福建莆田县乌衣巷村民迁移至此,始建村落。因村北筑有三孔石桥,名犁头桥,故以桥名命村名,后改为龙头村。龙头村位于国道324线外砂路段,总面积0.6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032人,约610户,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村庄。村现有耕地面积约250亩,土壤属沙质,种植水稻、甘薯、蔬菜等。解放初期村民以手工织席为主,是外砂草席盛产地之一。如今,乘着改革的春风,大部分……。
更多资料
闂佸搫鍟幊蹇涙偉閸洖绠规繝濠傛噹閸嬶拷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