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原村委会驻地李山营,此村为李姓居民在山下所建,故得名。1958年红心公社成立时,李山大队、张桥大队属之;1982年2月,体制改革,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置红心乡,李山村、张桥村属之;1992年2月成立红心镇,李山村、张桥村属之;2008年李山村、张桥村合并为李山村,属红心镇至今。李山村位于红心阵北3公里处,在燃灯水库西南角。全村2500多人,4800多亩耕地,13个自然庄,主要生产小麦、水稻,没……。 |
李山村位于小甸镇西南部,由原李山、石岗、双塔3村合并而成,南与本县刘岗镇相邻,西与本镇姚郢村接壤,东与吕圩村接壤,北与杨圩村相邻。全村拥有土地面积8684亩,辖37个村民组,总人口4612。李山村村民活动场所位于李山街道南面,李山中学西边。占地总面积10000㎡,主体工程砖混结构9间楼房(4上5下)270㎡,其中党员活动室4间100㎡,建附房砖瓦结构3间58㎡,为本村农村政策、经济、文化、信息交流……。 |
以境内的李山村而得名。解放前政府设在李家山,那时间李氏姓氏居民占多数,故名。解放前属康县将利乡所辖,解放后设鸳鸯乡,1958年公社化前属康县毕河乡管辖,公社化后撤销康县建制,属武都县大堡公社所辖的李山管理区,1961年康、武分县,组建李山公社,1983年改为李山乡,2005年撤销李山乡并豆坪乡,李山乡的住址鸳鸯上社取名李山村,2015年撤乡改镇便命名为周家坝镇李山村民委员会。李山村……。 |
李姓人聚居于山区之意。1958年柳梁公社设李山大队,1966年改称先锋大队,1968年复称李山大队,1983年改为李山村委会。李山村……。 |
兴国镇李山村位于兴国镇东南约12公里处,下辖李山、雷湾、张新三个自然村。全村共有362户,总人口1490人,耕地面积2354亩,苹果1200亩,桃600亩,花椒85亩,其他469亩。全村主要收入来源为桃、苹果种植。村内主要道路基本全部硬化,全村自来水管安装到户。有村级活动场所1所,村级小学1所,教师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 |
李山村位于兴丰镇南部、离镇政府10公里,有村民小组8个,6个自然村分别为(半湾、李家阳坡、大草洼、陈堡、芦子王、白崖),全村总户数405户、总人口1840人,其中常住人口为524人,流动人口为1316人;全村有耕地面积4080亩,林果面积1000亩(其中苹果500亩,花椒500亩),支柱产业为种植业,以种植苹果、花椒等作物为主。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共计84人,其中初级中学阶段49人,小学阶段35人……。 |
因以李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坡,故名。1949年属鸳鸯区。1965年撤区并社属鸳鸯公社管辖。1983年实行体制改革,隶属鸳鸯乡。1992年5月撤乡建镇隶属鸳鸯镇至今。李山村……。 |
因以李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半山坡,故名。1949年前属秦安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李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李山村村民委员会至今。李山村……。 |
因以李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坡,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设宣化区,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李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李山村村民委员会至今。李山村……。 |
李山村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蒿林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225217211。 |
李山村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姜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225103215。 |
李山村是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泰山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228210200。 |
李山村是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陈院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221109208。 |
李山村是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栗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227109214。 |
石湾街道李山村位于化州石湾街道办南面。李山村辖11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967户,人口3632人;全村总面积3.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32亩。李山村年平均气温为22.9℃,年降雨量约为1890毫米,气候特征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花生、,村特色经济收入有家具制造,上一年李山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580万元。近年来,李山村发展经济的措施以及成果:发展以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业,同……。 |